党课: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守护社会公平正义

更新时间:2024-07 来源:网友投稿

一、环境之“变”

D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D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形成了法治思想,引领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为书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特别是随着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D内法规体系的不断健全,公安机关执法司法活动更加规范高效,人民群众尊法守法的意识显著增强,一些发展中的难题通过法治途径得以解决,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实现新飞跃。迈上新征程,错综复杂的内外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对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大国崛起的新挑战——“话语权之争”。“两个变局”激荡影响下,国际竞争越来越体现为秩序之争、规则之争、话语权之争。面对中国的发展崛起,美西方不断升级措施进行打压遏制围堵,“以法制华”已成常态,无论是战、贸易战,还是金融战、科技战,本质上都是利用其掌握的国际规则制定权,向我施行霸权主义。当前,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也为x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势必还会遭遇霸权制裁、贸易受阻等问题,也会面临海外利益保护、打击跨国境犯罪等涉外法治问题。我们必须用好法律这一和平时期的有力武器,立足x特殊省情实际,加强涉外法治和人才队伍建设,坚决有力地开展反霸权反遏制反渗透反颠覆反分裂斗争,主动服务国家涉外工作大局,更好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

(二)经济发展的新需要——“高质量法治”。近代以来,各国实现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表明,凡是顺利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国家都较好解决了经济发展面临的法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也与法治的不断健全紧密相关。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正在重塑经济结构和生产关系,改革发展中的矛盾、风险、隐患不断涌现,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安全、生态环保等领域正在面临新的治理挑战,对建设法治化市场环境、营商环境、社会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立足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加快完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法治制度供给,注重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平衡社会利益、调解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更好把法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此处隐藏5384字,下载后查看---

(一)占领依法履职的“制高点”,着力解决社会治理难题。面对当前各种错综复杂的形势问题,必须树牢“法治+”思维,综合运用立法、执法、司法等手段,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坚持“法治+谋略斗争”。维护安全工作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复杂性,更需要将法治思维贯穿始终,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在传统谋略斗争的基础上,既注重做好专项工作,又加强相关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和证据收集固定,通过问题法治化处理,实现影响最小化、成果最大化。坚持“法治+矛盾化解”。要转变传统的“多破案、多打击、多查处”工作导向,把“少发案、少伤痛、少损失”作为最大政绩。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充分发挥公安工作社会覆盖面广、触角灵敏的优势,敏锐感知预警各类矛盾纠纷,加强110与12345对接联动,协同相关职能部门积极稳妥做好化解稳控工作。统筹维稳与维权,坚持“两分法”原则,对合法诉求依法解决,对违法行为依法处理,用法律手段定纷止争,防止“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一闹都解决”。坚持“法治+专项整治”。把握违法犯罪的地域性、季节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打击整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用最硬的拳头保护最需要保护的人;对新型违法犯罪和新业态安全监管存在的执法司法问题,既注重从现有法律中找寻相应处置依据,又密切联系人大、法检等部门,推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织密法治保护网,不断净化社会治安环境。

(二)围绕服务发展的“结合点”,全面提供良好法治保障。执法司法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就是充分发挥法治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推动更多经济发展问题在法治层面解决,更好地满足发展所需、回应民心所盼。积极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坚持各类市场主体在法律面前一视同仁,依法严厉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审慎使用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强制手段,综合评估安全稳定风险,以公正权威的执法司法活动维护市场秩序,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营造安全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开透明的法治营商环境。拓展延伸涉外法治触角。围绕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部署,加强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研究,特别是反恐与安全方面的研究,及时向D委政府和涉外企业预警风险;持续深化国际执法合作,加强国际化警务人才培养和输出,加大海外追赃追逃、引渡遣返、犯罪嫌疑人移管等国际合作力度,依法严打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追踪打击跨国境犯罪,更好地维护我海外安全和利益。培育全社会法治意识。依托“百万警进千万家”“法治教育进课堂”等活动,开展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普法宣传,提升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意识和能力。联合统战、民宗等部门,针对性加强D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教育,提升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工作水平。围绕道路交通事故防范难的问题,加强警示提醒、交通劝导和安全教育,提高交通安全文明意识。

(三)把握规范管理的“平衡点”,着力提升执法司法能力。公安机关是法律的具体执行者,必须牢牢把握法律在会治理杠杆中的基础支点作用,深刻理解法律精神所指,深入推进法治公安建设,以高水平的执法司法活动平衡各方利益、调解社会关系。强化法治理念教育。坚持将法治作为基本的思维方式,不断丰富拓展法律练兵、法治送教、执法实务研究和旁听庭审、同堂培训等形式内容,以案释法、以法明智,牢固树立惩治犯罪与保护人权并重、依法办事与服务大局并重、循法守正与创新担当并重、严格规范与理性文明并重、警察义务与警察权益并重理念,不仅要严格落实法律的条文要求,更要领会法律背后的原理,体现法律的精神。扎牢权力运行的“制度笼子”。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充分发挥法治公安建设领导小组作用,以深化执法领域改革为抓手,健全完善系统严密、运行高效、务实管用的执法制度体系、执法责任体系、执法监督体系。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加强风险评估和群众意见收集,优化绩效考评机制,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能力水平。织密全链条监督网络。推动各级公安机关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实体化运行,深化刑事案件“两统一”、涉案财物管理、“阳光警务”改革,推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真正使全链条、闭环式、可追溯监督管理成为常态。常态开展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专项检查整治、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交叉互评,细化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和依法履职容错纠错制度,强化执法激励保障举措,提升执法办案质量。

(四)紧扣执法司法的“生命线”,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安机关所有活动几乎都是执法司法活动,必须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治、践行法治,认真落实严格公正规范文明执法要求,努力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彰显法治权威。坚持以法为纲、以法为据,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健全完善证据的收集、固定、审查、运用的相关标准和责任制度,细化多发案件和重大案件证据指引和证据规则,用充分有力的证据来支撑执法司法活动,实现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有机统一,守牢防范冤假错案的底线。建立健全执法司法公开制度和释法说理制度,及时公开执法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裁判文书,讲清讲明法理事理情理,让当事人胜败皆明、心服口服。传递法治温度。准确把握和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建立健全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尊重和保障违法犯罪行为人依法享有的生命健康、个人隐私、基本生活、聘请律师、申诉控告等权利,杜绝刑讯逼供、体罚虐待和选择性执法、偏向性司法;对老幼病残等弱势群体和家庭存在特殊困难的,积极落实司法救助措施,使人民群众既感到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又感受到D和政府的关爱和温暖;对未成年人,要严格落实违法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力争让他们“无痕”回归社会。弘扬法治文明。着力发挥法治的教育感化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公安执法司法活动始终,对违法犯罪人员深入开展道德法治、形势政策及必要的劳动教育,促使其改过自新、重新做人,最大限度减少社会消极因素、增加和谐因素,凝聚社会最大公约数;在社区警务工作中,注重引导群众树立良好道德风尚,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积极会同地方D委政府,推动建设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教育街区、法治主题展馆等法治阵地,营造良法善治浓厚氛围,让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人心。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