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问题研究

更新时间:2023-02 来源:网友投稿

流动党员是指因学习、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组织关系所在地党组织活动的党员,一般各地将这个时间规定为 3~6 个月。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是指在高校求学期间被发展入党,毕业后没有将党组织关系转到就业单位的大学生。据统计 ,近年来有超过一半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于非国有经济组织或集体经济组织,这些经济组织很多还未建立正式党组织或者党组织建立时间不长,导致毕业生党员入职后无法按时转移组织关系。此外,还有部分高校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出国深造,其组织关系也无法进行转移。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工作转换频繁,表现出跨行业、跨组织、跨地域流动的趋势,且流动范围不断扩大,对其加强管理已成为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加强和创新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对于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和战斗力、巩固意识形态主阵地和党的执政地位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特点

(一)年龄结构以青年为主,学历层次高

笔者所调研的教育发展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现有在册流动党员 4 621 人,从年龄结构分布来看,高校

毕业生流动党员主要以 26 岁至 35 岁的青年为主,占比达到了 87.83%,详情如下:25 岁及以下流动党员 90 人,占比 1.96%,26 岁至 30 岁流动党员 1 807 人,占比 39.10%,31 岁至35 岁流动党员 2 252 人,占比 48.73%,36 岁至 40岁流动党员 451 人,占比 9.76%,41 岁及以上流动党员 21 人,占比 0.45%(见图 1)。从学历层次来看,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层次人员占到了 83%,详情如下:在册党员中中专学历 3 人,占比 0.1%,专科学历 783 人,占比 16.9%,本科学历 2 762 人,占比59.8%,硕士研究生学历 1 051 人,占比 22.7%,博士研究生学历 22 人,占比 0.5%。

(二)人员流动性强,流出范围广

笔者所调研的服务中心在册的高校毕业生流 动 党 员 中 ,有 2 600 余人常居于服务中心所在的城市,占在册流动党员总数的 56%,有近900 人分布在省内其他地市,另有 1 000 人分布在省外,其流出地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为主。可见,有近一半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工作地或居住地不在服务中心所在的城市,进一步增加了对其进行教育管理的难度。另外,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就业方式主要以自主创业和非公有制自主择业为主,灵活性强、工作转换频繁,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也因此导致其居住地和联系方式频繁更换,存在失联风险。目前,服务中心在册毕业生流动党员大

部分党籍状态正常,但仍有149人因出国学习、9 人因失联而停止党籍。

(三)综合素质高,对党的认同感强烈

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对其思想素质、政治觉悟、专业成绩都有要求,一般而言,只有在校时品学兼优的学生才能获得入党资格,因此这部分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普遍较高。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作为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不仅在校时就接受了党组织的考察培养、教育培训,毕业后仍旧在流动党员接收组织的教育管理下接受政治理论教育,对党的认同感比较强烈,对自身的党员身份比较重视,能够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的经验

(一)以完善的制度流程实现自我管理

由于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具有年轻化、多元化、分布广、流动快的特点,因此在设置组织机构、健全管理流程时,要充分考虑管理对象的特点,强化覆盖性、便捷性、有效性。服务中心通过在托管的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中召募志愿者、组织毕业生流动党员骨干座谈、线上征集意见等活动,倾听在册毕业生流动党员心声,共同商讨研究对策,建立了党员AAA交流学习群,由流动党员志愿者担任群管理员,负责开展交流学习、主题党日和骨干党员培养等工作,再在条件成

---此处隐藏10639字,下载后查看---

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要按照分类管理、精准管理、动态管理的原则进行归口管理。根据现有实践经验,对于已经加入流动人才党员支部的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依靠党支部进行管理;对于工作地和居住地相对集中的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按照属地原则进行管理;对于从事相近或相关行业的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按照行业归类进行管理。通过设置不同类型的党支部,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

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部门可以探索推行“互联网+党建”模式,对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进行教育管理。首先,由于各党支部、各群组中的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工作生活时间难以统一,导致其现场参加教育培训比较困难,相应教育培训活动难以集中开展,因此要通过线上会议等途径创新教育培训形式,打破时间地域限制。如让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参加党员大会、参与组织生活;通过线上签到、同步发言、远程投票、会议记录等方式,提升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其次,由于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流动性强、工作生活方式差异较大,因此要采用相对宽松灵活的教育管理方式。实践中,要积极探索适应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活动形式,对其日常学习情况、参加组织活动情况、参与志愿活动情况、获得表彰情况等考核项目进行综合考评,突出引

导教育功能,细化具体考核要求,将考核结果作为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评优的重要依据,从而强化教育管理效果。

(三)注重发挥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综合素质较高,在校时各方面表现优异,很多都是学生干部,有着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较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毕业后他们在各行各业积极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有的在非公有制企业中能力出众成为管理者,有的在创业团队中担任主要负责人,有的成为青年热衷追捧的行业达人或网络红人。他们在青年群体中有着较强的影响力,是新社会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充分发挥这些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使他们成为增强基层党组织号召力和战斗力的重要力量。各级各类人才服务机构要主动作为,做实做细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注重发现培养有意愿、有能力、能干事、能担责的毕业生流动党员,主动吸纳他们参与一切有利于团结基层党员群众的活动,并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号召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坚持正确舆论引导、积极参加社会救助、投身奉献基层治理、自觉增强党员意识和组织观念,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强化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流动党员的管理一直是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尤其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人数逐年增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针对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各省市都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比如,各地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普遍存在专职管理人员少、工作任务繁重,工作模式单一且对现有的管理经验有路径依赖等问题。对此,建议在省级层面定期召开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联席会议,联合各高校、人才服务机构、街办社区、企业党委,统一协调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各级管理部门不仅要把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培训纳入党务工作者年度培训计划,而且要按照不低于 1000∶1 的比例,为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并将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机构工作纳入各级主体管理部门年度考核任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