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调研报告汇编

更新时间:2025-01 来源:网友投稿

文化遗产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文化遗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遗产”,主要指人类通过口传心授、师承传授、代代因袭传承的民间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基因,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节庆、禁忌、饮食以及民间医药等。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后继乏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们的历史使命。

为抢救、保护、利用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助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8月上旬,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相关人士,采取外出考察和县内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非遗现状

---此处隐藏21666字,下载后查看---

加强非遗保护政策扶持。进一步健全细化非遗保护与传承领域的相关政策措施,探索将非遗资源保护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对非遗项目开展分类保护,同时加大非遗保护传承资金投入,出台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的奖励优惠政策,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良好的资金投入机制。

完善传承人的保障机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道路上,非遗传承人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群体,他们凭一腔热爱追随,凭一双巧手守护,凭一份赤诚创造,让穿越了时光的“非遗”项目焕发新的活力。在各级财政逐步提高对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经费补贴标准的同时,需要探索多种扶持措施,不断加大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扶持力度,形成充裕的资金保障,兑现社保、医保全覆盖,让他们不再为生计发愁。在未来的“非遗”文化发展中,要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推动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教育体系相结合,创新传承人培养方式。政府要积极与高校、行业和企业联动,加强非遗技艺专业建设,强化相关职业教育。同时,还必须积极推进人才资源信息互动和学术交流活动,加强高校和科研机构在非遗文化发展方面的合作。

厚植非遗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一种文化教育,更是一种精神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是以某种技艺,某个传说,某种音乐舞蹈的形式存在的,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形态背后的精神,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的意义所在。比如:董永传说本身是个民间文学故事,而我们之所以要把它作为一个非遗项目列入保护,是因为这个故事背后所承载的精神的是——孝道,而传承的意义也是倡导中华儿女要尽孝,要赡养父母。文化需要接力,让它们将来变得更有用,这正是传承的意义。

让数字技术赋能非遗创新发展。非遗是历史的光芒,数字是当代的符号,非遗与数字的结合,是进一步丰富非遗保存保护、传播传承的方法途径。在政府引导下,充分调动各部门、传承人、学者及公众等各方面资源,以优秀非遗项目为基础,依托大数据技术,建立非遗数字平台,共同打造非遗数字馆,促进非遗以更活化的形态走进大众生活,使人能够随时随地了解非遗文化,推动非遗“智能+”的传承。同时要探索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融合知识图谱、用户图像及自媒体手段等智能技术,将非遗文化虚拟现实化,实现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全实景高清展示,提升非遗文化项目的吸引力;发挥类似VR等增强技术的实景互动功能,引导非遗文化传承人深度参与,展示非遗技艺,弘扬传统文化。引导数字化企业加强与非遗文化产业的联动,打造数字非遗产品、制作非遗相关的数字化节目等,让古老非遗牵手我们当下的生活,在熙熙攘攘的百姓生活中,不被遗忘和忽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人“记得住的乡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我们相信,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定能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让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永远记得“回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