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x月始,xx市xx学校开始探索家校协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发放家庭教育调查问卷,最终回收xxxx份有效答卷。调查结果显示,有xx.x%的家长认为家校合作存在困难,因为“工作忙,精力不足”,其中有xxx人没有学习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意识。此外,家庭教育方式不恰当的家长群体庞大——“拒绝、否认孩子的观点和行为”者xx人,“打骂惩罚”者xxx人,“过度唠叨、担心”者xxxx人。基于此,提高家长教育能力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势在必行。
近一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以开展家庭教育系列讲座的家长学校为主阵地,以个体家庭教育指导为特色,以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整合力量推动家长成长为方向,全面铺开xx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以家长学校为主阵地
学生进入青春期后与家长的矛盾凸显,因孩子问题来校咨询的家长指不胜屈。据此,我校以家长学校为主阵地,以七年级学生家长为主要服务对象,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始,按计划、分步骤设计三年家庭教育讲座系列课程,旨在帮助家长系统地学习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从而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
1.按需开展专题讲座,破解家庭教育难题。根据青春期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家长与教师的需求,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尝试在不同节点开展主题讲座:利用期中考试总结的节点,做题为“怎样和青春期孩子谈考试”的讲座;参考家长与教师的需求,做题为“孩子误入‘手机深处’,如何渡”的讲座;根据青春期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做题为“输给孩子,赢得世界”的讲座等。
如2023年5月,结合家长与教师的需求,学校开展了题为“孩子误入‘手机深处’,如何渡”的专题讲座。从亲子间的“手机之战”入手,学校通过调查七年级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结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深入浅出地分析学生为什么迷恋手机、手机问题背后隐藏着学生怎样的需求,使家长明白处理孩子手机问题的关键是“疏”而非“堵”,家长要以身作则,而非一味苛求孩子。这堂讲座后,七年级家长在年级AAA群反馈积极,学校针对八年级学生的问题,安排了本期第二场家长讲座,全程直播,向全校家长开放。讲座结束后,家长们纷纷表示对“如何关注与调节孩子的身心健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种正向反馈也让我们看到了努力的价值与方向。
---此处隐藏2482字,下载后查看---
三、以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整合力量推动家长成长为方向
1.统筹利用社会资源,合理解决学生难题。家庭教育专题系列讲座是由我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以来,根据本市中小学生与家长的需求量身打造的系列课程,涵盖学前教育、小学与初中三个学段。学校主动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联系市妇女联合会,依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设计并打磨系列课程,以期能在更多的学校实施,让更多的家庭受益。我校通过统筹利用社会资源,掀起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理念的热潮,科普可能导致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方式,防患于未然,为学生争取更宽容更健康的成长空间。
2.集体培训结合个体指导,提升教师的家教胜任力。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青少年抑郁的案例增多,教师现有的教育理念与心理知识储备远不足以应对,由此引发家校沟通困难甚至出现冲突,教师因自身心理压力过大而抑郁、焦虑等系列问题。因此,学校开始分批次、有重点地对教师进行培训与指导。对于因关注心理危机学生而焦虑的班主任群体,通过电话或面谈为其情绪“兜底”,邀请可以接受咨询模式的教师到咨询室访谈,通过倾诉、共情、寻找资源等多种方式缓解其情绪。对于出现一般心理问题学生的班主任群体,由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他们携手家长一起处理孩子问题。针对大部分教师,学校则利用教师讲座,丰富他们的心理健康知识储备,提升其指导家庭教育的胜任力。目前已开展的教师讲座(含团辅)有“校园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发掘资源,为学生成长赋能”等。
3.开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呼应家庭教育讲座。为使家庭教育指导更具针对性,学校尝试联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家庭教育讲座。应家长与班主任的呼吁,本学期第一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题为“如何与父母沟通”,与家庭教育讲座呼应。平时家长听到学生玩手机,大多不问玩什么,更不问原因,只要听到与手机有关的问题就情绪激动。因此,我邀请学生在课堂上将家长遇到孩子玩手机时的情绪表演出来,并让他们讨论如何解决该问题。在征得学生允许后,我将表演视频展示给家长,来阐述“打骂式教育”与“过度唠叨”对孩子心灵的伤害。讲座后回访部分家长,他们表示从没想过叮嘱的话语竟让孩子如此反感,以后会合理运用家长学校学到的理论与方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依法带娃”时代开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家长需要具备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业表现,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学校也应主动承担起家庭教育引导的重责,与家长携手,共同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只有家校共育,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