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探索

更新时间:2024-05 来源:网友投稿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D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的百余年奋进征程中创建的红色物质文化、红色精神文化和红色制度文化的总和。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在2019年全国思想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思政课要改革创新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D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P43),这在全社会把弘扬红色文化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探讨在高校思政课中“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探索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关键环节和实践路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红色文化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关键环节

1.建设高水平红色师资队伍。“办好思想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是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思政课教师应主动阅读红色经典,深入研究红色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核心要义,努力提升教学能力,向大学生全面展现红色文化的精髓。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师应精准全面掌握中国共产D百余年奋斗史,全面厘清并深入把握其蕴含的理论逻辑,做到在有限的课时中系统连贯、层次分明地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是打造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的科研平台。各高校应树立“以科研促进红色文化研究”意识,设立红色文化研究机构,打造红色文化研究团队,拓宽研究深度与广度,从学理层面充分挖掘各地区红色文化的独特内涵及时代价值。同时,高校要设立校级思政课研究专项,侧重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着力建强红色教育阵地。三是把红色文化纳入对高校教师的培训中。高校应给予教师更多的交流和培训机会,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红色文化学术研讨会,分享教学经验和关于红色文化的创新成果;支持教师参加全国各地红色文化研究机构举办的各种研讨会、高峰论坛,以掌握最新的红色文化研究动态,从学理上帮助教师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2.积极嵌入红色元素,提炼“教育点”。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注意结合地域红色文化资源,将其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提炼各门课程的“教育点”。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侧重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当前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抗日战争中随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D“实行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P6),最终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最后胜利。这个案例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要推动社会发展,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抓住主要矛盾,这样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侧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教师要积极借助相关红色文化资源,再现历史原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D,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3.采取多样化的课程方式。为了鼓励学生表达自身所思所想,自觉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教师应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和现实问题,采取多种方式使红色文化有机融入思政课课堂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经典电影,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分享观影心得,再由教师及时归纳各小组观影成果,总结经验并给学生以理论与思想上的启迪,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每门思政课每学期可以举办一次红色经典故事座谈会,邀请老一辈革命家或者其后代讲述红色经历,展示红色文化历史;可以举办红色文化学术研讨会,邀请红色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各红色场馆的优秀讲解员阐发其研究成果;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插入红色影片和歌曲,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举办红色经典诵读会,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其中蕴含的红色文化精神。总之,通过红色文化有机融入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多种方式,有助于将思政课打造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金课”。4.为不同授课对象“量身”制定教学计划。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根据授课对象专业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面向理工科学生授课时,思政课教师可向学生讲述钱学森、华罗庚、黄大年等科学家克服重重困难、努力拼搏、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红色影片、红色歌曲、红色遗址等相对直观的内容,使学生回顾历史进程,让学生在感动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使命认同。面向文史类学生授课时,思政课教师更要注重红色文化的理论性、逻辑性,讲明白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红色诗词、红色典籍等红色教育资源,让学生深刻体会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等。

二、红色文化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此处隐藏1620字,下载后查看---

高校思政课可以通过构建“看”“讲”“行”“演”“建”等五种形式相统一的实践教学模式,助力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看”——利用红色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教学。高校思政课教师应积极利用所在学校的独特地域优势,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博物馆、红色遗址等红色实践基地,聆听讲解员介绍红色经典故事等,深刻领悟D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中凝结而成的红色文化,帮助学生寻找深藏在红色文化素材之中的道理学理哲理,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领会和把握D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从而坚定学生的历史自信。例如,思政课教师在讲授“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中国工业博物馆,馆内的多个中国“第一”可以让学生深刻领悟中国为什么必须坚定走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道路,深刻领会只有在中国共产D的领导下,才能创造出我国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人间奇迹。在信息时代,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带领学生参观合适的网上展馆,以图、文、声、像并茂的形式介绍相关知识,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沉浸于当时的场景,给予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

2.“讲”——成立大学生红色文化宣讲团开展实践教学。为了让学生领悟各门思政课的核心内容,教师应根据各门思政课的自身特点和课程内容成立不同类型的宣讲团。例如,对于“马克思主义原理”课而言,应侧重宣讲包含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红色文化;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而言,应侧重宣讲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红色文化。各门思政课宣讲团应在思政课教师悉心指导下,面向学校本科生及研究生进行红色文化宣讲,在宣讲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更主要的是坚定其理想信念和马克思主义信仰。3.“行”——利用志愿服务、重走红色之旅等开展实践教学。为落实好实现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思政课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投身到形式丰富的志愿服务实践中,引导学生前往革命老区开展支教、拜访经历过革命战争的老英雄,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感悟红色文化。例如,福建省一些高校带领学生去才溪乡开展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同志三次到才溪乡开展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最终才完成《才溪乡调查》这一极具影响力的调查报告。这一红色之旅,有助于学生深刻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真切体现了中国共产D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共产D赢得人民支持和拥护的根本原因,从而达到以学促思、以学践行的目的。

4.“演”——开展大学生角色扮演的体验式教学活动开展实践教学。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定活动主题,编写脚本,分配角色,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再现有关红色文化的历史场景。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亲身感受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认同,从而让革命历史人物鲜活起来、生动起来。这种体验式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更深切地感受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也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共产D带领人民创造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辉煌历程就是充满挑战、充满激情、充满无数人奋斗牺牲、充满光明前景的光辉历程。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还原五四运动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扮演五四运动中的相关历史人物,让学生深刻领悟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从而激励新时代中华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奋斗。

5.“建”——构建红色文化网络教学资源专区开展实践教学。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学习通、雨课堂等平台构建教师专区和学生专区来“推动思想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当地红色文化资源进行集体备课,设计以课程内容为主的红色文化专题,每个专题应提炼升华,从红色文化中提取激发学生奋进的积极因素,用理论凝练出红色故事背后所蕴含的革命精神,以小见大,让学生深刻领悟红色文化的精神伟力和磅礴力量。为促进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深度学习,思政课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以博物馆为载体,开展充分的校内外学习与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鼓励学生将自己制作的情景剧、微电影、微视频等上传至网络平台。如此,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对红色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