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腐败是世界各国政治发展中遇到的普遍难题,被称为“政治之癌”。腐败治理水平成为衡量现代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准,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基于自身历史文化传统、政治发展道路、社会结构等形成了不同的腐败治理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新时代管党治党的规律与特点,作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大战略部署。从“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到“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从“构建体制机制、实现战略目标”到“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从打通三者内在联系到“使严厉惩治、规范权力、教育引导紧密结合、协调联动”,一体推进“三不腐”思想内涵不断丰富,目标任务愈加明确,制度安排更加完备,工作要求更为具体,为锻造一个强大有力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提供有力支撑。下面,我讲几点体会,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一体推进“三不腐”的生成逻辑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反腐败道路,是由这个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同权力主体之间的内在关系和互动逻辑决定的,一体推进“三不腐”是新时代中国GCD反腐败理论和党建话语体系的独特创造。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的历史进程中,中国GCD逐渐形成了时间上不断延展、空间上逐渐覆盖、内容上相互关联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制度体系。反腐败斗争在继承优良传统中积累新经验,在思想理论创新中生成新话语,反映了我们党坚持治标和治本相统一、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统一、反腐败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哲学思维。
(一)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创新逻辑
---此处隐藏18361字,下载后查看---
(三)运用“全周期管理”方式,实现一体推进“三不腐”有效协同
“全周期管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管理理念,源于工业化时代企业经营管理,实现了对系统要素、结构功能、运行机制等全领域整合。把“全周期管理”引入反腐败斗争,体现了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工作经验的总结和管党治党规律认识的深化。目前,单纯强调依靠严厉惩治腐败的观念依然存在,导致腐败治理机制、手段以及效果的碎片化。因此,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内在环节未被打通。“全周期管理”这一理念方法,要求我们紧紧围绕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在时间维度的周期性和空间维度的整体性中,实现从腐败发生的源头到末梢的全流程、全要素管控,强化全过程监督。一是实现腐败治理主体的有效协同。要发挥反腐败工作协调协作机制的功效,强化反腐败协调小组的全过程、常态化领导,统筹纪检监察机关与司法、行政执法机关的有机联动,通过建立健全定期会商、信息沟通、工作衔接等制度机制,加强对案件查办、以案促改等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健全反腐败国际合作协作机制,整合追逃追赃工作的力量与资源,把工作的重心放在防逃制度建设上。二是实现治理腐败过程的有效协同。在监督检查中,要建立共同分析研判政治生态、联合开展巡视整改监督等平台,通过运用纪检监察建议、问题线索移交、专题座谈、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推动日常监督做实做细、抓常抓长。落实党员违法犯罪信息通报和及时处理规定,健全有关国家机关和审计机关、司法机关发现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处理工作机制,完善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信息核查、刑事案件信息通报、违纪违法线索移送机制。三是实现治理腐败结果运用的有效协同。治理腐败的根本目的在于消除阻碍制度执行、影响治理体系的消极因素,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通过查处腐败案件,找出案件背后暴露的体制机制弊端和政策漏洞,督促相关单位协同加强制度建设,做好整改工作。(四)持续完善权力监督体系,建立一体推进“三不腐”制度规范
监督是治理的内在要素,依托制度完善与机制创新形成监督合力,既是监督体系自我健全与服务大局的重要方式,也是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性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构建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一是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政治监督是根本性监督,既是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监督体系的核心内容。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健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督查问责机制,完善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机制,斩断权力与资本勾连的纽带,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二是构建各类监督贯通协调体制。研究完善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工作原则、运行机理、责任分工、配合机制,厘清各监督单位的职责边界,打通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盲区堵点,实现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的有机统一。探索党内监督与人民监督有效结合的制度安排,实现两者互促并进、有机结合。三是创新监督方式方法。推动不断完善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对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探索实行更为严格的报告制度,探索建立家庭财产重大变动说明制度。持续探索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的新方式,综合运用制度、科技、纪法等手段开展专项治理。(五)构建中国特色反腐败理论体系,为一体推进“三不腐”提供理论支撑
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构建了一套基于自身经验的反腐败话语体系,将民主选举、三权分立、政党轮替作为治理腐败的“灵丹妙药”。实际上,西方一些国家反腐败的理念是基于早先政治发展特定道路而形成的,并非普世性的经验。比如,“现代化导致腐败”“市场自发治理腐败”等论点,既不能揭示目前我国腐败的发生机理,也无法提出行之有效治理腐败的对策。因此,一体推进“三不腐”必须打破西方话语垄断,建构中国特色反腐败理论体系。目前,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审议,纪检监察学成为一级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纪检监察学是聚焦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以及纪检监察理论、制度和实践等领域开展研究的综合性学科,为一体推进“三不腐”提供有效理论指导和支撑。一是要加强对新型腐败特点、规律的研究。看待腐败问题要有历史、哲学和文化的思考,要深入研究新发展阶段、新业态经济下腐败的形式与特点,寻求治理腐败的方式方法。二是加强对中国特色反腐经验的总结。中国GCD作为世界上党员人数最多的政党,在14多亿人口的大国执政,在反腐败过程中不断克服“大党独有难题”,其开辟了独具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为人类社会解决腐败治理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这些实践经验需要及时予以提炼总结,深刻阐释中国反腐败策略的科学性,通过提升理论塑造力以打造中国特色反腐败理论体系。第三,加强纪检监察人才队伍培养,以推进纪检监察学科建设为契机,从课程设置、内容安排上加大政治培训的力度,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智力保障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