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书记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主题教育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更新时间:2023-12 来源:网友投稿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作出战略部署。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政治监督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要在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坚定不移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督促推动各级党组织不折不扣把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下面,我谈几点体会,以供同志们参考。

一、深刻领悟总书记关于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重要论述,始终保持政治监督正确政治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深入开展政治巡视,党内存在的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得到坚决纠正,但贯彻落实打折扣、搞变通、不精准、不到位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一些单位和部门对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把握存在偏差,甚至有的把个人利益掺杂其中,严重影响政策落实。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总书记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反复强调政治监督的极端重要性,尤其是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对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作出深入阐述,为新时代新征程强化政治监督指明了方向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性和针对性。其中,具体化是基础,主要解决监督什么的问题,告诉我们如何把抽象的价值、原则和立场转化为具体生动的履职实践;精准化是关键,主要解决监督重点的问题,引导我们在具体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瞄准靶心、精准发力;常态化是保障,主要解决怎么监督的问题,指导我们如何采取务实举措保障监督常态长效。三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没有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精准化,具体化、常态化就会浮于表面,难以取得实效;缺少常态化,具体化、精准化就无法在实践中完善深化,难以达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

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准确理解政治监督的内涵要求,深刻把握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三者之间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实践逻辑,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按照总书记和党中央指明的方向路径开展政治监督,确保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此处隐藏2628字,下载后查看---

在加强党的领导上下功夫。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定扛起监督专责,充分发挥协助引导推动作用,督促各级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统筹推进各类监督主体有序衔接、贯通协同,形成各负其责、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增强政治监督整体效能。

在创新方式方法上做文章。围绕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打好集中性全覆盖、专题性、机动式、点穴式、提级式和整改“回头看”的政治监督专项检查“组合拳”。同时,更加注重把政治监督融入改革发展、融入专项治理、融入审查调查,推动监督常在、形成常态。

在健全制度机制上出实招。着力健全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监督、报告、通报制度,完善台账管理、监督问责、整改纠偏、“回头看”等制度,确保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完善政治监督协同配合机制,对内建立内部协调沟通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与审查调查、巡视巡察机构面对面沟通,交流政治监督“活情况”;对外与宣传、网信等部门建立重要敏感政治信息通报制度,及时发现党员领导干部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言行,强化处置重大群体性事件、危害国家政治安全事件的协调配合。

在提升能力素养上见实效。把政治监督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的必修课,举办政治监督专题研讨班,进一步明确政治监督的方向、重点和方法。坚持鲜明政治导向,鼓励纪检监察干部在丰富的斗争实践和严格的政治生活中,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能力,敢于坚持政治原则,锤炼精准识别政治问题、纠正政治偏差的真功夫。树立对历史和干部高度负责的精神,精准把握运用政策策略,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实事求是运用“四种形态”,在监督中体现支持、在监督中强化保障,建立容错纠错、澄清保护、回访教育协同机制,做到纪法情理贯通融合,努力实现政治、纪法、社会“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

发言完毕,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