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深刻领会“四下基层”内涵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更新时间:2023-12 来源:网友投稿

“四下基层”是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是指“宣传D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它蕴含着“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是D的群众观点与群众工作的有机统一,是D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创造。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四下基层”正在被不断学习推广、深化运用,成为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的重要法宝。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D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四下基层”蕴含人民至上的思想精髓

“四下基层”立足于“下”,根植在“民”,是D的群众路线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内涵。

宣传D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是“四下基层”的重要任务,要变“D的政策主张”为“群众自觉行动”。指出,“D的领导是通过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来体现的,而我们的干部是D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干部只有到人民群众中去,并且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相联的关系,才能使D的方针、政策得到更好的贯彻。”广大D员干部只有走到群众中去,站稳群众立场,讲好群众话语,把“基本原理”转变成“常识道理”,把政治话语转化为大众话语,讲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家常话”“土味话”,才能让D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调查研究下基层是“四下基层”的重要路径,要变“群众呼声”为“政策哨声”。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广大D员干部只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脚底多沾泥土,努力获取那些在办公室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自觉向基层干部“取经”、向基层群众“求学”,拜人民为师,才能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才能真正把工作抓实、把基础打牢、把步子迈稳。

---此处隐藏2243字,下载后查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D人的根本价值立场。正在进行的第二批主题教育,直接面向基层,面对的矛盾问题也更为复杂,必须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广察民情、广纳民意、广聚民智,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磅礴力量。

坚持问题导向的工作方法。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工作的导向。走好新时代“四下基层”之路,D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带头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和单位去,现场研究解决问题。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掌握真实情况,发现真实问题,为后续提出有效对策提供真实依据;坚持辩证分析,全面考察问题的成因、性质、规律和影响;坚持创新思维,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路径和方法,突破固有思维瓶颈,提升工作能力,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

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能否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关系D和国家各项工作成败的关键。“四下基层”必须直面基层实际、把握群众需求,把更多的资源、服务、管理下沉,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办更多造福群众的实事。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引导广大D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实干、求实效,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到位,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

坚持常态长效的工作机制。践行“四下基层”,不是一阵风、一阵子,而是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要把建章立制作为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的重要保障,强化“四下基层”各项制度建设,推动形成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四下基层”成效的根本标准,探索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群众诉求反映表达制度、干部作风状况考核评价制度等制度体系,把“麦克风”递给群众,把话语权交给群众,努力促进“四下基层”从D员干部的单方行动转变为干部群众的良性互动。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