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坚持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

更新时间:2024-03 来源:网友投稿

指出,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乡村基层D组织作为乡村中心、组织中心、资源中心和治理中心,具有巨大的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决定了乡村振兴的实践进程和发展质量。抓D建促乡村振兴,我们首先要清楚知道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重要时间节点。一是20XX年10月召开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写入D章,七大战略就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军民融合发展。把乡村振兴工作写入D章。二是20XX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亲自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XX年D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规划,在中央局专题学习乡村振兴战略时,强调要把这一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三是20XX年10月召开D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别强调“全面”二字。如何理解“全面”?一是全域推进,脱贫攻坚胜利收官后,“三农”工作重心转向乡村振兴轨道;二是全要素推进,五个振兴要同步,不能厚此薄彼搞选择性落实;三是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各地各部门都要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正因如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农民,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四是2022年10月召开的D的二十大,在D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对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深刻论述和全面部署。二十大报告对于乡村振兴的论述,内容全面、言简意赅,既论述了推进乡村振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又全面部署了当前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抓紧落实的各项主要任务,为各行各业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并做出贡献,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和基本遵循。

二、抓D建促乡村振兴干什么

强调,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总方针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我理解总目标是方向,总方针是原则,总要求是总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

---此处隐藏2577字,下载后查看---

五是全面了解乡村振兴的战略步骤:从全国来讲,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有三个阶段性目标:一是到2025年,对脱贫县,设定5年过渡期,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对其他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二是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三是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

三、抓D建促乡村振兴怎么干

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抓D建促乡村振兴,首先就是要把D建工作抓上来。

一是要建强乡村振兴战斗堡垒。怎么建强战斗堡垒,是每个工作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凡是D的组织生活正常的连队,D组织都是坚强有力的,所以,这里谈谈怎么过好组织生活。D的组织生活主要依托D支部开展,主要形式有“三会一课”、主题D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D员、谈心谈话等等。D员过组织生活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需要认真对待。但我们到一些地方发现,有的地方形式大于内容,庸俗化、娱乐化、边缘化的现象仍然存在。比如,有的支部主题D日每个月的计划内容全部一样,有的主题D日作假记录、用假照片,没有正常开展;有的农村D员纪实管理搞形式,5月份记录已经记到了12月份;有的组织生活会走过场,批评与自我批评缺少“辣味”,不敢动真碰硬,等等。要突出严实标准,不折不扣地落实好组织生活制度,使之成为锻炼D性的熔炉、凝聚共识的法宝、提高组织战斗力的保证。

二是要用活用好“四议两公开”制度机制。“四议两公开”:凡是连队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重要事项(比如说集体土地的承包租赁、集体资产处理、集体经济项目立项等)都必须在D组织领导下,按照“四议”(D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D员大会审议、群众代表会议或群众会议决议)、“两公开”:决议公开(原则上不少于7天)、实施结果公开的程序进行决策实施。为什么要实施“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有利于调动D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发展连队的积极性、保证D的方针政策在连队的贯彻落实,保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又改善了D群干群关系。有利于保证干部想干事、会干事、干好事、不出事。通过实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基层D组织既能把上级交办的事情干好、把连队改革发展稳定的许多难题和矛盾解决好,又能体现D的先进性。如何有效落实“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一方面,我们作为基层干部要认识到议事决策机制的重要意义,明确决策事项,掌握决策程序,最重要的是要在工作中加以运用,充分发动各类组织共同参与重大事项决策,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督、检查。检查决策是否落实、是否听取群众意见,来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