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厚植乡风文明的探索实践与启示

更新时间:2024-04 来源:网友投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近年来,围绕移风易俗、建设乡风文明,*各地创新实践,农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乡风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为挖掘推广乡风文明建设好做法、好经验,*日报联合省委党校*党建研究院深入*市*县开展解剖麻雀式调查研究,发掘其推进移风易俗的典型做法,总结建设乡风文明的基本经验,以一隅观全局,探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及解决路径。

乡村振兴不振兴,要看乡风好不好。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的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的精神风貌怎么样。”

*,一个位于苏北腹地普通而不凡的人口大县,一个曾经是经济洼地的贫困县,而今已跻身GDP千亿俱乐部,跃居*县(市)经济领头羊、全国百强县;连续五届蝉联省文明城市,并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物质文明建设的成就,彰显了*不屈的崛起力量;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表达着*内在的价值诉求。

乡风文明,何以看*?

在*省档案馆里收藏着一份名为《关于省直三十个厅局与*县对口挂钩帮扶的通知》的加急电报,发出时间是19*年。彼时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元,仅为全省人均收入的*.*%。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个厅局中选派**名队员组成省委社教与扶贫工作队开展扶贫工作。这给当时的*第一贫困县*带来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转机。

---此处隐藏11999字,下载后查看---

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启示与思考

(一)划清边界,做到依法依规。坚持党的领导、做到依法依规,是推进移风易俗、建设乡风文明的基本原则。*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一方面主动引导党群议事会、村民代表大会制定规范的村规民约,让农村群众自治性组织制定和实施约束性措施,符合村民自治程序和规范;另一方面对村规民约中的操办内容、宴请范围、随礼标准等具体规定进行审查备案,使之符合法律的精神。围绕移什么风”“易什么俗,要避免隔山打牛、流于形式等问题,找准问题、抓住重点、切中要害,要坚持党的领导以指引方向,坚持依法依规以划清边界。

(二)回归理性,尊重群众意愿。农民群众是文明乡风建设的主体。对此,*有着清醒认知和鲜明态度,始终坚持党委政府指导不主导、帮办不包办。比如,针对拒绝升学宴’”的活动倡议,有人认为,十多年寒窗苦读考上了好学校,聚在一起热闹热闹也是人之常情,没什么不妥。*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崔桂华解释说,发出拒绝升学宴倡议的初衷是减少餐桌上的铺张人情上的负担主要强调的是宴请的范围和规模,而不是一刀切、全面禁止,对于近亲属之间只摆家宴,也是允许的。因此,推进文明乡风建设,要充分尊重当地习俗,充分考虑群众的内心需求、尊重群众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齐步走”,让群众真正成为时代新风的制定者、执行者、评议者和受益者。

(三)加强联动,健全责任机制。推进移风易俗、建设乡风文明是一项系统工程。*坚持高位推动,强化系统思维,健全制度约束,充分发挥宣传部、组织部、文明办、农业农村局、文广旅局、民政局、妇联、团县委等相关部门的职能优势,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一以贯之,绵绵用力。乡风文明建设涉及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坚持统筹协调,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并做好监督指导,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和协同推进机制。

(四)破立并举,营造浓厚氛围。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要科学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鼓励通过举行有意义的仪式代替不良陋习,如提倡新婚夫妇参加集体婚礼、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镇村干部上门吊唁送花圈,送免费音响;为新生儿送银手镯等纪念品;在*岁以上老人过生日时,送蛋糕祝贺;举办集体送军、集体送学茶话会等。因此,要把倡导树立人情新风作为推动移风易俗的重要着力点,深入挖掘、宣传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让农民群众在参与中改变观念、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同时,要加强监督,严格执行相关惩戒措施,避免破窗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