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文章:单位领导班子廉政风险评估及防控体系建设

更新时间:2024-05 来源:网友投稿

按照xx局“提质强能年”的总体要求,为探索把握全区xx队伍从严管D治D特点规律,增强D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针对性、实效性,xx局立足队伍实际,深刻分析队伍中存在的廉政风险,抓住“关键少数”,从局级单位领导班子这一监督重点出发,结合D风廉政建设工作实践,以检查督察、巡察、执纪办案、专题调研为抓手,突出当前全区xx队伍D风廉政建设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瓶颈难题进行攻关研究,初步形成了一套针对局级单位领导班子廉政风险评估和防控体系建设的成果,为推动xx队伍转型升级、从严管D治D向纵深发展提供有力理论支撑,发挥调查研究的辅助决策作用。

一、局级单位班子成员岗位廉政风险评估

不同岗位行使的权力不同,承载的廉政风险也不同,实现对每个岗位廉政风险的准确测量,是防控廉政风险的基础性工作和前提。局级单位班子成员是本单位的“关键少数”,职级、衔级最高、权力最集中,特别是局主官,廉政风险较高。在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初步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当前xx队伍局班子成员的廉政风险评估机制。

(一)局班子成员岗位廉政风险的识别局班子成员岗位廉政风险识别应从对岗位主体腐败行为的分析入手,再追根溯源,识别导致腐败行为的风险因素。

1.岗位主体腐败行为分析

一是有权力—“能腐败”。局级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手中都不同程度拥有一定的决策权、支配权,这都有可能成为“寻租”的对象,也为违规操作和为自己、他人谋取私利创造了条件,进而产生廉政风险。班子成员中主官负责整体工作,其余各岗位是xx队伍整体职能的分解,每个岗位都天然具备一定的职权,但岗位权力的性质、指向、大小各不相同,由此产生的廉政风险也必然不同。

---此处隐藏3106字,下载后查看---

(二)廉政风险的防控。构建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三道防线”,全力预防和化解廉政风险。

1.建立前期预防措施。针对查找的风险,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D性修养和强化制度机制层面主动做好防范,尽量地从源头排除可能发生违规违纪问题的隐患。结合干部培训、重大主题教育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廉政教育,引导局班子成员牢固树立廉洁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主动性和坚定性。针对查找到的廉政风险点,通过采取规范工作流程,公幵办事程序,完善规章制度,制定相关制度规定等各种有针对性的措施,增强局班子成员廉洁自律的主动性和监督制约的有效性,预防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

2.建立中期监控机制。一是要重点加强对局主官的监督,明确“一把手”的主要工作是统揽全局,工作重点是对其他班子成员执行决定的情况进行监督,不能搞“一言堂”,从而形成“集体领导、正职监督、副职分管、民主决策”的权力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格局。二是进一步加强民主集中制,细化“三重一大”事项,要求重大事项决策要坚持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主要领导末位发言等制度,完善相关的监督管理的实施办法,避免集体决策流于形式,防止独断专行。三是完善重大事项决策的规则和程序。规定在做出重大决策前,必须充分发扬民主,通过多种形式征求意见,反复讨论酝酿;如果涉及的决策事项与广大指战员切身利益相关,或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决策,应该向队伍内外征求意见,自觉监督;涉及重大财政支出的决策,应提前进行充分评估论证。

3.建立后期处置办法。针对在中期监控中发现的不按照规定落实廉政风险防范措施的问题,视情节采取诫勉纠错、警示提醒、责令整改等措施,帮助和督促纠正工作中存在的失误和偏差,及时堵塞漏洞,避免轻微问题演化为违纪违法行为,防止可能出现或正在演变的腐败问题发生。对整改不力,信访举报反映集中的,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责任追究。

(三)廉政风险的追责控制。《按照中国共产D问责条例》等D内法规和局“互联双提醒”工作机制等制度规定,对局D风廉政责任制落实不好,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履行不力的,应及时谈话提醒,红红脸、出出汗,及时进行纠正;对存在轻微廉政风险并经查实的,通过诫勉谈话、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限期改正;对受到廉政风险预警后未及时改正的,视情节轻重和危害程度,逐级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要对按规定给予调离岗位、停职检查或免职处理。单位发生严重违规违纪案件并造成影响的,取消局在本年度D风廉政责任制考核中领导班子、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评先评优资格。对不认真开展工作,不积极防控廉政风险,导致部门和人员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要按照“一案双查”有关规定,除严肃惩处违纪违法人员外,也要依规依纪对负有失职、失察责任的直接领导和主要领导进行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