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创新,民营企业是创新驱动的主体力量,是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主体。因此,着力发挥好民营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作用,有利于推动民营企业抓住机遇科技创新,抢占信息化战略制高点,担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参与者和有力推动者,为构筑竞争新优势和赢得未来主动权注入新动力。
对福建而言,民营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优势所在。近年来,广大民营企业坚持向新而行、数字转型、逐浪新兴产业,为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增势赋能。据统计,全省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万家,其中民营企业占90%以上;民营企业牵头设立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7家,占85%以上,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企业占比居全国前列;一批民营企业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第三代ctp麒麟电池相继发布,汽车玻璃关键成型工艺、玻璃天线等技术全国领先,等等。但是,应当看到,当前我省民营企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还面临诸多瓶颈和不足。比如,企业创新能力比较薄弱,难以满足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需求,科技成果转化成效还不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要素供给支撑较为欠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相对较少,迫切需要通过民营企业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全力突破。
---此处隐藏569字,下载后查看---
要把***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对福建发展的殷殷嘱托和重大要求结合起来学习贯彻,立足民营经济发轫地的重要基础,深入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着力发挥好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作用。
把握主导权,抢占战略机遇布局发展前沿。要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福建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把握未来、布局未来、竞争未来、赢得未来,彻底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福建强的通道。要抓住“窗口期”,勇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探索者。积极融入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深化共建“一带一路”产业协作。要走好“先手棋”,勇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引领者。坚定发展信心,主动担当、主动作为,以创新增动能,以转型优结构,以改革激活力,以开放拓空间,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提质跃升,持续将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和新业务源源不断地推向市场,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要用好“金钥匙”,勇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者。依托福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立足行业企业实际,紧密结合国家方向,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向“新”要动能,向“质”要效益,实现企业奔涌向前、迭代发展。
建强主阵地,推动产业转型发展迭代升级。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福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最核心的经验是坚守实业深耕主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也必须守住实体经济这一“看家宝”,以技改和数字化为抓手,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推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融合发展。要聚焦高端化,向“高”攀升。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推动企业加快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大力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代表的新制造、以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新服务、以全球化和数字化为代表的新业态,抢先布局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六大新赛道。要聚焦智能化,向“智”而行。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新机遇,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工程,引导企业强化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全流程的融合应用,以重大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和颠覆性、关键性核心技术,加快推进产业补链延链升链建链。要聚焦绿色化,向“绿”转变。积极落实双碳目标,坚定不移走绿色优先、低碳发展之路,深入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加快布局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壮大绿色能源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倡导绿色健康生产方式,积极培育绿色增长新动能。
打好主动仗,强化民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福建民营企业想站在发展前沿,必须抓住机遇科技创新,抢占信息化战略制高点,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澎湃动力。要加强创新企业引领,充分发挥标杆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和科技领军型企业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卡点瓶颈上的战略攻关作用,着力打造宁德时代、福耀玻璃等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引导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深度融合、嵌入式发展,梯度培育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中小微企业,形成一批创新型企业矩阵和产业集群。要加快创新技术布局,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探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耕专精特新发展,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要与高校、科研院所广泛合作,参与构建多层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立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和全过程的成果转化支持机制。要加速创新人才培育,大力吸引和培养高端技术人才,建立专业技术团队,建强经营管理人才、科研人员、产业工人三支队伍,不断完善人才政策,努力让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畅通主动脉,有效激发内生动力内在活力。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福建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完善激发自身改革动力活力,塑造新型生产关系,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企业硬实力、创新力、竞争力。要突出管理赋能。转变传统“家族式”“作坊式”经营方式,健全市场化现代化经营机制,以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化管理流程再造等推进产业融合互促、资本顺畅运转,加快生产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形成灵活多变、高效多样、协同多跨的企业运行模式。要突出数据赋能。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智能算法优化生产流程、生产模式、管理方式,用好人工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等新型生产工具,促进企业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变革,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运营。要突出文化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