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财政局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加快建设“十个河南”,扎实开展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定树立以政统财、以财辅政理念,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注重精准、更可持续”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在支出上持续发力,在政策上强化落实,坚决兜牢“三保”底线,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努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担当。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财政坚持“以政领财”,树牢践行“大财政”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和“有解”思维,充分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当好县委、县政府决策的坚定执行者、协同的主动服务者、谋事的用心参谋者、创新的探索实践者、发展的担当作为者。
(一)聚焦财源建设,厚植财政实力。一是财税部门积极与重点项目、纳税大户衔接沟通,做好财源和政策分析,强化综合治税,加大稽查力度,防治税收流失。充分发挥各乡镇属地作用,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做好财源建设工作,同时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植新增税源。二是积极推进综合治税,立足以数治税征管思路,创新实行“财行税管理辅助平台”,推进税种管理更加精细化、规范化、联动化,巩固综合治税成效,强化精准监管力度。三是加大非税收入征缴力度和征管效率,深入挖掘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潜力,及时征缴政府性基金、国资收益、国有资产(资源)处置收益等,准确把握房地产行业形势,加快土地出让,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盘活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收入,拓宽非税收入增收渠道,规范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征收和管理。
(二)统筹现有财力,优结构保重点。一是进一步严格预算管理。加强预算编制管理,从严从紧编制部门预算。坚持“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经常性项目支出预算原则上实行零增长,三公经费支出预算只减不增,构建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腾出来的宝贵财政资金,精准保障县重点工程实施、民生建设等领域,把更多的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二是加强项目全周期管理。对没有资金来源的项目不允许实施,从项目的立项、评审到招标实施闭环管理,严禁自立项目,所有项目经财政评审并按程序报批通过后方可实施。严格按照批复的投资规模和内容进行建设,不得随意调增概算。
---此处隐藏3292字,下载后查看---
四、强化风险防范化解,为经济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财政坚持树牢底线思维,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认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努力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
(一)树立底线思维,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密切关注财政运行情况,加强执行监测,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严禁挤占挪用“三保”支出,强化“三保”预算审核、运行监测、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坚决防范“三保”风险。每月10日前将低保特困、残疾人两项补贴高龄津贴、退役军人优抚金补助、独生子女计划生育奖补、老年乡医、临时救助等资金拨付到位;每月对工资、日常水电费、差旅费、公务卡结算、运转类资金优先调度保障,在当前库款调度困难的情况下保障“三保”支出需求。
(二)增强忧患意识,加强政府债务管理。落实政府债务偿债责任,多渠道筹措化债资金,确保到期政府债务本息按时偿还。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融资的“后门”,推动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调监管,形成监管合力,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堵住风险源头,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对各预算单位按照红、橙、黄、绿4个等级分类管控,牢牢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债务风险底线。
(三)加强财会监督,着力维护财经秩序。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认真履行财会监督主责,加强惠民惠农资金“一卡通”管理和预决算公开检查,打击财务会计违法违纪行为,深化内控内审工作,让财经纪律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