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是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效能的重要内容。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到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营商环境“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建设目标,再到D的二十大报告中着重强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建设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程。近期,市发改委结合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对“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进一步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的思想认识和理论自觉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对经营主体是不可缺少的。D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优化营商环境是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举措。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作为重要内容,准确把握“三新一高”要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一)优化营商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D的二十大强调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既是深化改革的目标,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只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才能更好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真正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要求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使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进一步明确职能边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更大作用。因此,政府通过职能转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市场配置资源提供更好服务,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提高X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二)优化营商环境,是改善市场主体投资预期、提振市场信心的基础保障。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也是稳就业、扩就业的“顶梁柱”。市场主体的生存状态、活力大小,直接决定着国民经济整体的健康状况、运行的稳定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对于市场主体和投资者而言,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的完备和优化,可以消除企业对投资后经营过程无法判断的疑虑,减少企业投资行为中的不确定性,为投资者带来稳定的基本预期,使投资者不再困于选择、惑于竞争,变得敢于挑战、乐于投资。稳住经济基本盘、稳定市场主体的关键在于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稳定投资预期、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发展信心。因此,我们必须充分抓好当前一系列重大机遇,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把企业更多地招引进来、把项目更快地建设起来、把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充分激发出来,将X面临的重大机遇和蕴含的强大势能加速转化为发展成果,不断盘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做大总量,努力实现更高水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三)优化营商环境,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D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奋力迈进的转型阶段,劳动力竞争的优势逐步衰退,科技、人才和创新成了牵引社会发展的新动力。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发展要素的流入与集聚,促进区域经济从传统的成本优势向以品牌、资本、技术、服务、人才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进而对经济增长、产业发展、财税收入、社会就业等产生重要影响。也就是说,哪里营商环境好,哪里就会形成强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因此,我们必须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制胜法宝,通过比速度、比效率、比服务,千方百计吸引企业投资,想方设法争抢资源要素,竭尽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为全省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百亿级园区,加快推动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贡献X力量。
二、我市营商环境现状和存在问题
---此处隐藏4581字,下载后查看---
营商环境是一个综合性经济概念,主要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人居环境,涵盖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生产、产业发展、要素保障等方方面面,涉及经济发展的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如何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给我们提供了最根本的遵循,就是要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最大限度提高企业认可度和群众满意度。从全市层面来说,我们优化营商环境,既要着眼长远、系统谋划,又要立足当前、持续用力,聚焦关键环节,破解瓶颈制约,以重点问题的攻坚突破带动营商环境的全面优化。
(一)打造基础设施硬支撑。基础设施“硬环境”,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是完善配套设施。按照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建设标准,紧扣园区主导产业发展要求,高容量、高标准配套建设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天然气入园和电力双回路全覆盖,全力保障入园企业安全稳定生产。积极推进园区生活功能设施建设,优化公交线路、站点设置和运营时间,对标企业职工需求,配套完善吃、住、行、购及教育、医疗、文化等设施,提升园区“八小时”外生活服务水平,努力以温馨的生活环境引才留人。二是强化要素聚集。加大对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的土地依法依规清理和盘活利用,提高土地供应效率,增加园区土地储备,拓展园区发展边际。通过减要件、简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高企业获得用水用电用气的效率,并积极与省上沟通对接,协调降低工业用电价格,打造成本适宜的产业服务环境。创新融资授信服务机制,用好现有产业发展基金,搭建民间资本与企业融合对接平台,创新推出精准符合企业需求的融资“组合”,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提升核心支撑。加快国家镍钴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转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工作进度,继续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强与兰州科技大市场、兰大科技园合作共建,为市场主体加强科技研发提供平台支撑。积极对接企业人才需求,搭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训与用工合作平台,加强企业员工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就学、医疗保险、社会福利等方面保障,吸引更多高新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来金创业工作。
(二)提升服务质效软实力。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集中度最高的就是政府服务效率和效果。从我市目前的情况看,重审批、轻监管、弱服务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解决好这些问题,关键要在三个方面集中发力:一是在简政放权上出硬招。坚持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对上级取消、调整、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经常开展“回头看”,凡是明令取消或没有设定依据的一律取消,凡是下放和调整给县(市、区)、行业部门的全部承接到位,坚决杜绝明放暗不放、放责不放权、变相审批等问题。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涉企审批要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的要求,简化办事流程,优化升级“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企业注销一网办”和个体工商户“秒批”系统功能,推动商事登记从网上能办到网上好办;要大力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进一步解决企业准入不准营等问题。项目审批要加速提效,进一步简化整合投资项目报建手续,除有特殊要求外,企业投资项目实行不见面备案,推行并联审批、多图联审、联合竣工验收,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能。二是在全程网办上出高招。针对信息系统“烟囱”林立、技术壁垒、互不融合,数据难以共享的问题,要成立数字政府建设专班,加快制定数字政府建设指导意见,以“一网通办”“一网通管”“一网协同”为抓手,推进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强化政务信息数据跨层级、跨部门按需共享、交换、互认,切实提高全程网办率。强化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互联网+监管”平台公共支撑能力,升级改造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加大数据资源共享推进力度,推行高频电子证照共享应用,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跨省通办。三是在优化服务上出实招。坚持把企业和群众的“关键小事”当做政府的“心头大事”来办,不断完善各级政务大厅集中服务模式,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着力推动教育、社保、医疗、养老、婚育和企业登记、经营许可办理等领域高频事项省内通办、跨省通办。要抓好“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整合优化,确保热线建设服务运行和业务办理协同推进,实现“一号响应”。要聚焦企业开办、投资项目、工程建设项目、招商引资项目、民生服务等领域,全面推行“管家+保姆”帮办代办服务。
(三)构建亲清政商新关系。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构建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首先要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提出,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说就是“亲”“清”两个字。从领导干部的角度,要把握住自身定位,既要想着服务企业,又要与企业家保持清白的关系,不能以权谋私。从企业家的角度,要找好企业发展方向,既要与D组织多联系多建言献策,又要洁身自好,合法合规经营企业,创造利润。新型政商关系的建立,既是给领导干部打了预防针,防止腐败,防止拉帮结派,也是给领导干部处理政商关系提供了依据,坚决抵制行贿,和不合规矩的“开绿灯”。同时,也是为企业长足发展提供了保障,企业家一心谋前景,把更多精力放在科技创新、结构调整上,多一些专注经营,少一些钱权“经营”,企业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才是为国家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新型政商关系的建立,可以说给领导干部和企业家双方都提供了行为的底线和标准。所以,处理好领导干部与企业家的关系,处理好他们所代表的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营商环境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营造营商环境好氛围。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只有执法司法公平公正,各类产权所有者才能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发展。我们要推动“找市长”向“找市场”转变、“找门路”向“找政策”转变、“找靠山”向“找法治”转变,着力打造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一是坚持依法行政。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严格落实重大决策必经程序,依法依规开展招商引资、政府采购、招投标等工作,切实做到依法决策、依法执行。二是减少对企业的干扰。进一步规范执法检查的方式和频次,精准把握执法司法尺度和温度,除国家、省市统一部署的执法检查,以及关系到重大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环保执法等方面的检查外,原则上不得安排一般性检查,最大限度减少执法司法活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既依法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和企业家人身安全,又确保企业合法经营、规范经营。三是坚决兑现承诺。健全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严格履行政府在招商引资、招标投标、涉企债务等重点领域的各项约定义务,坚决杜绝不按合同办事、“新官不理旧账”等涉企政策违约毁约现象,让各类市场主体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四是从严督导考评。凡是企业和群众举报的都要一一查实、一一回应、一一督办,对营商环境开展精准、具体、常态监督。优化营商环境考评体系,以企业和群众为主体,重点衡量企业群众是否满意、政策落地是否顺畅、企业是否得到实惠等。对优化营商环境“重奖励”,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政务服务一线,培养干部、发现干部、使用干部;对破坏营商环境“零容忍”,对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通报一起。五是营造浓厚氛围。要创新宣传方式,积极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广泛宣传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成效,形成更多X经验、X模式在全省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