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对我省提出了“四个新”的重大任务,强调“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明确将“聚焦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下大力气强链补链延链”作为具有牵引性的重点工作之一。立足制造业大省的发展优势,**要锚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总目标,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夯实**实体经济根基,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走在前、做示范提供有力支撑,为增强全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做出更大贡献。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在强链上下功夫,锻造**产业发展硬实力
强链就是要加强协同合作、建设重点项目,进一步锻造长板,打造形成产业链聚合优势,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和竞争力,把产业链做大做强,增强发展主动权。
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全省531产业链特别是卓越产业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强高端创新载体建设,深入推进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建设运营,支持苏州实验室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材料创新高地,在优势产业领域争取更多“国字号”创新平台落户,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和资源要素嵌入**产业链。充分发挥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引导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关注和参与产业链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围绕产业链发展和技术创新需求,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推动各类领军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加速集中集聚,积极开展协同攻关。
---此处隐藏3445字,下载后查看---
延链就是要延展和扩充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延伸、转型、升级,不断优化产业链结构、提升产业链价值,打造更稳定、更强大的产业集群,继而形成增长新动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
赋能传统产业焕新升级。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引领,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工艺流程创新,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模式创新,引导产业链绿色化、生态化转型,强化技术创新对传统产业升链的赋能作用。加快先进适用节能降碳技术推广应用,加大生产工艺改造更新,对钢铁、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进行节能降碳改造,推动产业链整体绿色转型,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供应链。深入推进“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引领工程,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双向深度融合,大力支持制造业服务化发展和服务业制造化,发展个性化定制、智能制造与运营管理、总集成总承包以及整体解决方案等新模式。
推动新兴产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围绕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新型电力、新能源五大优势产业,不断推动技术和产品迭代创新,提高全球竞争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高端软件及信息服务、先进结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轨道交通、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装备、绿色环保、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十大特色产业,建设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国内领先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聚焦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强化算法、算力、算据、基础设施等技术要素供给,促进人工智能深度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开展跨学科研究创造新知识,解决前沿重大现实问题,支持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精准配置人才、资本、载体平台等发展要素,推动“产业园区+创新孵化器+产业基金+产业联盟”一体化推进,支持集群创新服务综合体和公共服务综合体探索跨集群、跨领域、跨行政区域提供“飞地”服务模式,加快构建全链条融合、全周期服务、全要素支撑的现代化产业生态,进一步激活创新创业活力。
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紧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组建专业团队,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率先促进突破性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加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充分发挥苏州国家实验室作用,聚焦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石墨烯、纳米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快材料制备、器件装备等重大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结合**优势产业领域,争取更多国家级创新载体落地,高质量建设紫金山实验室、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快重大前沿科技创新及成果转移转化。建立健全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未来产业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加大科技、人才、金融等要素保障力度,强化产业配套体系支撑,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促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支持符合条件的**省内区域打造未来产业先导示范区,加快构建未来产业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