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枫桥经验”引领县域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4-07 来源:网友投稿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促进社会稳定。近年来,xx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致力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思路和举措,其中草根和事佬经验做法于2022年选入省司法厅调解148品牌之系列枫桥篇精品案例,为加强和创新新时期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xx样板

一、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三重维度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和支柱。新时代枫桥经验能够有效缓解社会矛盾之间的张力,为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供实践样板。本文以历史、理论、制度三个维度作为切入口,分析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社会治理实际应用的可能性,为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奠定基础。

(一)历史维度。枫桥经验起源于浙江公安战线,发端于治安治理,属于典型的中国原创性本土经验。20世纪60年代,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在此后60年的发展历程中,枫桥经验始终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2013年,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与群众密切相关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发展好。党的十八大以来,枫桥经验在融入基层治理新格局中,其内涵逐渐拓展为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基础治理树立了典范。随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实践发展,枫桥经验从最初的教育人改造人的经验逐渐演变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以及基层治理现代化,其实践形态也在不断呈现新样态。

(二)理论维度。新时代枫桥经验来自基层实践,作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孕育形成的重大经验,形成了契合中国实际的相对成熟的一整套理论体系。一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新时代枫桥经验最鲜明的特点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基层创造和高层推动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式基层社会治理之路。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下,人的价值应当被尊重,人的自由应当得到解放,人的责任主体应当被塑造。新时代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一重要理念具体体现在枫桥经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逻辑路径就是从人民为主体出发、由人民为主体解决、使人民为主体获益。三是始终坚持社会平安稳定。和谐平安是人类社会始终不断追求的梦想。枫桥经验显著特点在于就地化解矛盾以维护社会平安稳定,从社会治安转向社会治理,总结并提出了一系列矛盾纠纷化解的经验和机制,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防线。

---此处隐藏7783字,下载后查看---

(一)聚焦党建引领,保证基层治理向核心化转型。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实践表明,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仅是新时代枫桥经验本质要求的生动体现,也是有效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对此,需要加强和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强化党建引领模式,锚定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关键点,把基层党建贯穿于基层治理各领域。必须要完善领导体系,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统筹谋划党建工作,确保在党的领导下,基层各项工作始终有序开展。要锚定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干部队伍的选拔与培养,释放基层党组织的头雁效应,从乡贤能人、优秀青年、退役军人、第一书记等群体中,选拔和培养人才,加强对其培训教育,提升群众工作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基层干部考核激励制度。构建乡镇、村(社区)平安建设协调机制和责任体系,将平安建设实绩作为党建与发展综合考核、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压实基层平安创建主体责任。

(二)打造共治格局,推动基层治理向协同化转型。2019年,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社会治理共同体概念。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了这一要求。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中,要吸纳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形成政社互嵌和良性互动的治理共同体。第一,厘清政府自身职责。公众参与理论认为,社会治理不在于政府的权威指令,而是政府通过发挥主导作用,与多元社会主体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参与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换言之,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政府要摒弃以往的管理者思维,强化服务理念,明确角色定位,通过政府放权赋能、服务购买、组织培育等方式,支持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等力量发展,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中心向基层下移,拓展基层自治空间。第二,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基层治理说到底是做的工作。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必须要培育好村民公民参与意识,通过探索激励机制、加强宣传教育等方式,激发其主人翁意识以及公民民主权利意识。第三,积极发展基层民主,群策群力,让更多群众参与基层事务管理。基层矛盾要用民主的办法解决基层矛盾。通过建立一套议事规则和居民公约,发挥小院议事厅、党群服务中心、红色驿站主阵地议事协商、民主沟通作用,坚持问题导向,多角度分析研判群众诉求,制定相关解决方案。

(三)重视制度建设,促使基层治理向规范化转型。制度既是国家治理体系之根,又是国家治理能力之源,更是保护公民权利之本。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基层制度构建和完善为重点,强调制度供给,强调发挥社会规范在基层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和调处矛盾纠纷中的作用,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规范化和长效化。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发挥软法约束功能。在中国熟人社会的差序格局中,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以其特有的乡土味从而成为基层群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应该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完善村规民约等规范,推动移风易俗和家风建设,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督,完善奖惩机制,发挥软化的规范功能,真正起到春风化雨、浸润人心的效果。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在原则上,需要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合法、高效便捷的原则,在依据法律解决纠纷的同时,融入道德教育和舆论约束。在方式上,基层矛盾纠纷可以优先在城乡社区等基层自治单元中,由行政机关、各类自治组织主持调解,引导当事人和解。在制度上,通过立法明确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中各类主体的地位、职责和作用,规范其在解决矛盾纠纷中的行为,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

(四)发挥科技支撑,推进基层治理向智能化转型。总书记指出,要强化互联网思维,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目前由于信息化建设滞后,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没有有效发挥作用。因此,有效构建基层信息治理体系,探索实行互联网+网格化治理模式,是推进基层治理向智能化转型的应有之义。第一,推动基层治理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和社会治理的相融相同。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辅助基层治理,搭建从上至下的社会治理大数据中心,广泛汇聚各类信息、及时进行信息研判、预警监测,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各部门基层治理信息数据互联互通。第二,实行互联网+网格化治理模式。建立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群,并安排专人管理,网格员定期巡查走访,收集梳理群众诉求消息,做好矛盾调处和群防群治工作分解任务、派单办理,就相关问题一对一做出有效答复,做到大事小情不出网格,服务覆盖每个角落。如xx县推行一核四化工作机制,坚持顶层发力,推动一体化运转,形成指导在县委、主抓在乡镇、主体在社区的三级联动机制,优化网格设置,把城管、综治、卫健等不同领域网格凝结为一张网,明确网格职责,建立网格工作闭环机制,将困难帮扶、诉求解决、疫情防控等工作任务分解到网格和责任区,推动治理工作触角向基层延伸,提升基层治理的精度深度广度。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社会治理领域的生动体现,是中国式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关照。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继承枫桥经验的基础上,内涵不断丰富,作用不断加强,但其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就地化解矛盾纠纷的基本内核始终一以贯之,有效实现了秩序与活力的动态平衡。当前我们必须要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依托,直面基层社会治理挑战,更好地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巩固基层社会治理成效,以新时代枫桥经验引领中国式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