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党建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实施“四位一体”工作机制 创新破解农民工党员发展难题

更新时间:2024-08 来源:网友投稿

---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近年来,我市围绕破解农民工党员发展主体不明、渠道不畅、培养乏力等难题,积极探索原籍吸纳、共同培养、双向考察、两地公示“四位一体”工作机制,为充实基层骨干队伍助力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近三年,累计新发展农民工党员2039人,有1.1万余名农民工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6228名农民工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一、“原籍吸纳”蓄足源头水。制定“原籍接收—驻外谈话—共同推荐—原籍审定”农民工入党积极分子吸收流程,原籍党支部负责接收申请书、组织本地推荐和最终审定,驻外党支部负责与申请人谈话,组织用工单位和同乡党员推荐。青川县20个乡镇与4个驻外流动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共同推荐农民工入党积极分子120余人。建立农民工信息台账,由基层党委牵头,每年定期对本地农民工进行1次全面摸排,并从中确定一批重点培养对象,针对性加强思想引导、激发入党热情。剑阁县紧盯农村青年这一重点群体,摸排建立全县农村青年信息库,有效解决农村发展党员源头储备不足问题。开展就业培训、生活救助、法律咨询等十大服务行动,推行“驻外流动党支部委员—党小组长—普通党员—农民工”四级联系制度,拧紧农民工与党组织之间乡情纽带。近三年,500余名农民工向原籍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

二、“共同培养”严把思想关。按照区域相近、工作相似、接触方便原则,由原籍党组织和驻外党组织各为培养对象指定1名培养联系人或入党介绍人,分别进行跟踪培养,并及时向党组织反馈其政治觉悟和现实表现。制定“学习教育纪实表”“跟踪培养卡”,实行档随人转,全程纪实培养对象教育培养情况。朝天区推行农民工党员发展“525”全程纪实制度,实行一人一表、一事一记,建立农民工全程纪实档案320余卷。建立驻外党组织与流入地党组织党课共享、活动共办、培训共抓工作机制,有效利用流入地党组织资源优势,实现农民工培养对象与当地党员发展工作有机融合。昭化区驻长三角(江浙沪)流动人才党委将农民工党员发展工作纳入嘉善—昭化基层党建共建协议,协助开展培养190余人次。

三、“双向考察”画准政治像。原籍党组织坚持每年4次电话了解、2次走访座谈、1次部门核查、1次档案查阅“4211”溯源考察机制,详细了解培养对象家庭情况、群众基础,严格审查入党动机、道德品行,综合纪检、公安、综治等部门意见进行评定,确保源头“清”。驻外党组织推行本人谈话、征求工作单位和暂居地党组织意见、同乡党员群众民意测评三项写实考察机制,对培养对象思想状况、工作情况和现实表现进行跟踪评价,确保情况“明”。适时对双方考察意见进行相互印证、综合分析、协商议定,对达成共识的,由原籍地召开支委会审定上报;对考察意见不一的,一律不进入下一步骤培养,确保评价“准”。

四、“两地公示”筑牢监督网。推行过程公示和事前公示,明确推荐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发展对象、吸收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4大公示节点,细化基本情况、政治素质、行为表现、工作实绩、带富成效5项公示内容。坚持原籍地、务工地同步公示,注重在原籍村活动阵地、居民聚居点和驻外党组织活动阵地、务工单位、暂居地多地公示,实现工作、生活和社交“三圈”全覆盖。充分运用广播电视、AAA群等媒介,推行书面、语音、网络多维公示,开通农民工党员发展监督热线,设置专题意见箱,广泛收集党员群众意见,提升群众监督参与度。近年来,先后有20余名农民工入党积极分子因被反映失信等问题而暂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