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组织系统就业帮扶工作专题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更新时间:2024-08 来源:网友投稿

提高精度清底数,“外出就业”向“就近就业”转变。规范建设就业平台,建成由乡镇(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的村(社区)就业平台17个,做到有场地、有人员、有设备、有流程、有经费、有网络和实现人员配备、网络建设和服务群众全覆盖的“六有三覆盖”。摸清就业人员底数,以“人社部门大数据查询+党员入户调查+农民工自主网上填报”的采集模式,精准摸清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失业情况。结合前期摸排情况,建成县级标准化零工市场1个、乡镇(街道)零工驿站17个、村(社区)基层就业服务站点197个,形成“1+N”零工服务模式、“15分钟就业服务圈”。着力转变就业观念,依托村(社区)“两委”、驻村工作队、青年人才、基层治理专干驻点工作,以“线上+线下”服务为依托,通过线下驿站、线上AAA公众号、乡亲AAA群、线上线下招聘会等多渠道引导劳动力就业观念从“外出”向“就近”转变。

强化定位优培训,“漫灌培训”向“滴灌培训”转变。全面提升全县村(社区)党员干部队伍劳动力转移就业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建立县级行业部门、乡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村小组党支部四级联络机制,定期入户开展就业信息、培训需求采集,逐级反馈培训需求,掌握县内企业用工需求,实现培训内容和务工需求的精准匹配。通过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市场和个人需求,统筹整合组织、人社、农业农村等行业部门培训资源,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开展订单式、定向式技能培训或适应性就业培训。今年以来,**县共开展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6050人、技能培训1203人次,让外出就业困难人员利用空余时间提升专业技能,真正实现工作生活“两不误”。

---此处隐藏772字,下载后查看---

加大力度强输送,“人找岗位”向“岗位找人”转变。推广“幸福里”村(社区)就业服务新模式,解决产业发展、企业用工、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三难”问题。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和党支部活动室两个阵地,成立村级党员“帮办员”服务队,服务下沉,负责群众就近就业代办事项收集,有序与乡镇(街道)、县级人社部门进行对接,让居民群众不出家门解决问题,做到服务零距离。深化“就业先锋行”系列活动,开展2024年**“百日攻坚行动”专项服务行动,举办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开展“就业大篷车下乡”“三下乡”等活动,组织县内缺工企业到乡、村(安置点)巡回招聘,把岗位“送”到家。开展“直播带岗”活动,青年党员、基层治理专干、驻村工作队员等线上“吆喝”,展示“靓岗位”、宣传“好待遇”,吸引35000余人次就地就近就业。

拓宽广度优服务,“适岗就业”向“看岗择业”转变。村(社区)党组织围绕回归农业、项目吸纳、创新业态、扶持创业等方向,强化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支持政策落地,以“人力资源产业园+零散工市场+劳务专合社”的模式,着力以党建聚合力,促进就业平台载体组建197支“务工先锋服务队”。以乡镇(街道)为单位,让村(社区)支书当好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红娘”,采取“人社+园区+乡镇”服务方式,“点对点”包车到****产业园区参观,通过看用工环境、聊福利待遇等让农村劳动力试岗就业。上半年,组织有转移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425人次入园,达成就业意向268人。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发展模式,发挥基层党组织联结群众、发展产业的优势,凝聚农业专业合作社力量,鼓励更多村民以土地入社、劳动力入社,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近就地就业。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 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