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宣讲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更新时间:2024-08 来源:网友投稿

一、文化体制改革已经经历的阶段和取得的成就

(一)第一阶段:体制性改革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自2003年起,文化体制改革先进行试点,至十八大前完成阶段性改革任务,历时约10年。

我们理解体制性改革的关键在于把握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这是理解第一阶段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脉络。在基本思路上,这一阶段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区分开来,坚持两手抓:一方面抓公益性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另一方面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基本改革措施上,将国有文化单位分为两类:一类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保留事业体制,突出公益属性;另一类将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方面,主要致力于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主要依靠政府投入,旨在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如观看电视、收听广播、阅读书报、公共文化鉴赏和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

---此处隐藏6021字,下载后查看---

从文化和科技融合的角度,可以理解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许多改革举措,如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机制等。

(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新一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等。总书记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高度重视,他明确指出:“面向未来,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是最难掌控,但必须面对的不确定因素之一,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

对文化领域而言,最大的挑战是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颠覆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技术基础。这意味着过去的技术路线、建设路径已经不再适用,必须进行体系的再造。无论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是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都面临着体系再造、体系重构的艰巨任务。

为应对这一挑战,2019年由科技部、中宣部等部门制定的《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贯彻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在中办、国办《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指导思想是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为抓手,主要目标是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

2024年5月,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又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文化数字化。因此,要应对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加快适应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就必须大力推进文化数字化,响应总书记的号召。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体系再造,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宣讲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doc》
   推荐度:
一键复制下载本篇下载全站
 登录  注册 

5年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199元/无限下载
1年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89元/无限下载
终身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279元/无限下载
单篇下载
单次下载
8.9元/次
微信支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限网站充值用户

点卡激活的用户,点击这里联系客服找回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