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根据市委关于此次社区基层党组织书记集训,今天我以“发挥社区党员作用推动基层治理再上新台阶”为题跟大家上一次党课。党的百年奋斗史,同时也是一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不断提升、不断实现现代化的历史。在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中,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居于中心地位,社区党员则是社区治理的主体。党员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对党员个人而言,是对其党性修养和对党是否忠诚、是否知行合一的重要检验;对社区基层党组织而言,是其组织力是否强大的体现;对社区治理的整体和全局而言,直接影响着城市社区治理的成效和水平,进而影响着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城市社区治理中党员作用的发挥,对社区建设乃至党员个人发展与价值实现都具有实际意义。
---此处隐藏328字,下载后查看---
一、充分认识党员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意义。首先,这是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时代要求。总书记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而党员正是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群体,有学者认为,为了应对防风险、迎挑战、开新局、谋新篇的时代要求,推进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充分发挥好党员作用。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与我党走过百年奋斗历程都是相伴相生的。当前,我们处于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城市社区治理效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期待,只有坚持党的领导,着力挖掘党员发挥治理作用的能力,才是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其次,这是城市社区治理重心下移的客观需求。社区作为与公民联系最为频繁、紧密的载体,面临更为多元的诉求,承接了越来越多的社会治理功能,社区治理的有效性面临挑战。而参与社区治理的党员,主要由单位驻地在社区的党员和居住地在社区的党员共同构成。地理位置的优势,以及长时间的亲身经历与设身处地,有助于党员深入了解社区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而达到降低治理成本、提升治理效能的目的。
二、充分了解党员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优势。一是政治组织优势。党员在入党初期,要经过一系列的组织程序和组织考察,还要经过预备期的考验。入党以后,常态化的政治理论学习更是党员的必修课。因此,党员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方面,具备政治上的忠诚度和可靠性。同时,大部分党员拥有较为固定的单位和党组织,这为党员具备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能够在突发性、临时性或专项、重大的社区工作中发挥组织优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文化水平优势。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当中,文化水平优势的发挥占据了重要位置。党员在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政治立场与政治站位、看待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深度、分析问题的全面,都会通过文化水平反映出来。党员参与公共事物的积极性、号召力和所在领域专业文化知识,都能够转化为解决社区治理问题的优势。三是社会资源优势。社会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共享,通过党员的政治组织优势反映出来。每位党员均有丰富的社会资源,是社区治理不断提高“上限”,形成社区治理人人参与、治理成果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的重要保障。
三、清醒认识当前党员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不足。一是在党员层面还有不足。党员的主观能动性与社区治理的实际需求有差距。从党员的角色意识上讲,由于长期受到单位的直接管理,因此党员的“单位角色”意识较强,往往认为完成单位工作任务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对于完成社区的工作普遍存在主动性、积极性不高,敷衍应付,可有可无的心态。即便对于退休党员而言,“服老、养老”的心态使得相当一部分退休党员倾向于选择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退休生活,而在社区工作的岗位上继续发挥能量的进取心不足。个别党员由于日常工作所处岗位或担任职务比较重要,对于基层工作存在“看不上眼、沉不下身、静不下心”的情况,同时片面认为参与社区工作会对自己日常工作带来时间和精力上的冲击,且不像完成单位工作那样,自身努力换来的回报不够明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以上各种因素制约了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二是在社区层面还有不足。在社区居民当中,弱势群体多,年龄上下差距较大,工作经历、生活经历差异较大,学历水平各有不同,如何提高支部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创新个性化定订的工作思路,使基层党组织能够团结更多的社区居民,党建工作能够获得更多社区居民的支持、赞同和理解,这是党员参与社区治理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之一。从社区推进工作的角度来看,下沉社区党员多为临时性参与日常工作运转,因此,社区多安排一些人力补充性、临时性工作,对于如何更大限度发挥党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需进一步探索。三是在机制层面还有不足。无论是城市社区的基层党组织本身,还是驻社区的单位党组织,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体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完善。特别是如何将党员参与社区治理成效纳入单位工作绩效,打通党员参与社区学习、社区党的生活或社区志愿服务,与单位政治理论学习时长、三会一课频次要求等党内政治生活之间的隔阂,还需要各级党组织进行更多积极有益的探索。另外,如何调动各类社会组织和退休党员参与的积极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四、积极探索党员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方式方法。一是要强化思想建设。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思想建设,将党员理想信念、初心使命、宗旨情怀与社区治理的重要性紧密结合,深刻领会城市社区治理能力的提升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树立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调动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积极性,自觉参与社区治理工作。切实增加党员对社区治理的思想认同、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将社区文化与单位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体化融合推进,增强党员在社区治理中的代入感、体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从而达到党员自身建设水平与社区治理水平的一体化提升。二是要提高个人能力。就党员自身而言,一是发挥先锋作用。先锋即带头。在社区治理的实践中,在社区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面前,在突发事件面前,想在前、做在前、冲在前,迎难而上,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成为先行者和排头兵,站在排头走在前列。党员可以根据自身专业职业、兴趣爱好,在力作能及的范围内,用自己擅长的方式,不断为社区的建设、为社区居民的生活增添丰富的色彩。例如党员自己在文艺、体育、法律、医学等方面的特长和经验。增加与社区居民相处的时间,增加在社区中开展调查研究的时间,多到矛盾集中、问题突出、交通不便、环境卫生情况不佳的点位走一走、看一看,使发挥自身作用和解决居民实际问题更加有效、更加彻底、更加具有针对性。多做聚民心、暖人心的实事好事,做知晓居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冷暖烦恼的明白人、内行人、贴心人,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三是丰富形式载体。要充分考虑对社区自身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考虑社区治理对象的全覆盖,特别是对弱势群体、困难群体和长期悬而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的覆盖。突出为民服务办实事、解难题的宗旨意识,突出团结带领大家组织活动、组织学习、化解矛盾、维护环境、保障安全等重点方面和环节的思考谋划和创新拓展。突出地缘、趣缘、业缘的桥梁纽带作用。特别是常年居家的社区居民、社区党员大多年老多病,行动不便。如何给他们在理论学习、缴纳党费等方面提供便利,如何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给他们带去更多组织的温暖,还需要多下功夫,下真功夫。四是要夯实组织保障。基层党组织承担着将社区党员群众的心声和诉求上传反映给上级党组织的重要职责,积极与驻社区单位建立共建共享机制。从统筹联动、激励惩戒、效果评估等全流程上为党员参与社区治理提供全方位的体制机制保障。从完善社区党员管理机制和社区党员参与社区治理机制入手,突出对流动党员、退休党员的规范化管理,使其实现“流动却有家”和“离岗不离党”。划分党员责任服务区,组建党建先锋服务队。形成社区基层党组织统一领导、社区党员主动参与、居民群众自愿参与的社区治理和志愿服务新局面。探索其在疫情防控、环境治理、交通整治等工作中发挥作用的常态化机制。打通服务社区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党群“零距离”。五是要健全体制机制。以街道为单位,针对社区治理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堵点,由街道党组织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推行区域化大党建体系,并将驻社区单位纳入该体系。推行跨区域跨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融互促,渗透贯通,统筹联动。致力于党建引领、资源聚合、居民融入,为社区党员更好发挥作用凝聚强大合力。
群众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城市社区治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布满荆棘、充满风险和挑战的。发挥党员作用,服务社区群众要坚持为民宗旨,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明确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树立“党建引领、全员参与、立足优势、突出特色、共建共享”的发展思路,把“高水平谋划、高程度参与、高标准建设”作为基本工作要求。不断掌握规律,总结经验,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推动基层治理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