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交通枢纽拥堵情况的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4-09 来源:网友投稿

近年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重视交通建设管理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城乡交通基础设施改善显著。截至2023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2091.14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7.5公里,国道21.77公里,省道328.648公里,县、乡、村道等1633.23公里,农村公路桥梁393座),逐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以县、乡、村道为支脉的四通八达公路网络格局。全县有各类机动车辆9.6万辆,电瓶车11万余辆。建成机动车户外车位10436个(其中:公共停车场车位2992个、路边公共车位3226个、机关事业单位车位1315个、开发区临路临街车位2863个),物管小区建筑物配建停车位21854个(其中:地面上停车位《车库》15599个、人防地下车位3313个、非人防地下车位2942个)。城区现有X路、X路2条4处断头路。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枢纽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二、主要做法

(一)扎实开展公路规划建设。抓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近年先后建成X等9个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打通公路主动脉。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2023年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21个、里程52.745公里,危桥加固改造19座;2024年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11个、里程45.858公里,极大提升我县交通能力。抓强“村村通”等级提升。不断提高各行政村通行公路等级和路面“黑化率”,进一步提升通行质量。

(二)有力推进公路日常监管。全域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落实县、乡镇、村管养责任,安全、高效的管理体系初步形成。现有县级路长1人,乡级路长28人,村级路长182人,乡村道路专管员41名。扎实开展路域环境整治活动,及时清除占用公路堆放建筑材料、查处擅自挖掘公路和公路用地等违法行为,切实保障道路畅通。加强执法检查,车辆超限超载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此处隐藏2414字,下载后查看---

四、意见建议

(一)科学编制规划,破解要素制约。优化道路规划设计,提高路网密度和连通性。编制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时,应充分征求交通、发改等部门意见,优化交通项目布局,构建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网络。支持相关部门编制专项规划,比如X公路X村绕村公路建设、X建设、老城区新建出城道路等规划。城区根据《X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做好道路红线控制,落实停车场规划建设。乡镇在编制村庄规划中,充分利用存量闲置土地布局停车场设施。切实保障交通项目用地,做好前期审查,确保项目选址合理。积极对上争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加快用地报批进度,推动项目落地。

(二)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公路等级。按照县道达到2级、乡道达到3级的标准规划建设公路,公路歙县分中心要牵头谋划好“十五五”道路改建项目,提前做好X村路段等国省道改造的前期工作。交通部门要高标准落实王街公路改造规划设计,改造提升公路等级,全路段设置会车让行区,争取资金抓紧落实。针对农村公路通行能力不足问题,可采取拓宽路面、增加错车道及安装安保护栏等措施,逐步形成通达畅行的交通网络。加快实施徽州路拓宽升级改造,实现机、非分离,提升道路通行能力。下决心打X“断头路”,实行交通双向循环,缓解老城区进出不顺畅问题。增加城区道路宽度,设置必要的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志,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三)加强日常监管,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对道路控制区内房屋建设的规划管理,严格执行建筑退让,尽量避免规划在道路两侧同时建房。加强公路保护条例和公路禁止行为的宣传,增强群众的公路保护意识。做好涉路监管,对违法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充分发挥联席办作用,督促落实问题整改,调动公路管理劝导员、网格员、信息员工作积极性,提升道路精细化管养水平。加快停车场、停车位、错车位等交通配套设施建设,增加道路的容积率。老城区尽可能挖掘停车空间,规划在周边建设停车场及外围建设旅游专用停车场。

(四)坚持疏堵结合,加强秩序管理。加强部门联动,交警、城管、景区管理等部门密切配合、科学组织交通秩序管理。优化徽州路等重点路段交通组织,道路两侧可合理设置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引导车辆有序停放。充分利用徽园地下停车场、城关小学非机动车停车库等,有效缓解车辆停放拥挤。加强X古城景区内旅游大巴车、房车的管理,规范停放场所。有序组织换乘工作,节假日引导外地旅游的大巴车、自驾车到指定场所停放,组织游客乘摆渡车前往古城景区。加强智慧交通建设,实施智能交通管理,重要路段设置停车场指示牌及电子余位屏,提高交通管控能力。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有效震慑违法行为重复发生,提升道路节点通行能力。倡导公共交通,推广绿色出行,发展共享出行,减少道路交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