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县委组织部部长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交流会上的发言(1764字)
近年来,我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加强组织引领、搭建服务平台、开展治理行动等措施,推动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不断提升治理效能,推动社会服务能力水平提档升级,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安全感、满意度。
强化“三项机制”,构建领导有力的工作机制。一是“谋篇布局”强化领导机制。坚持高位推动,建立健全县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的日常运行和协调联动制度,组建6个专项工作组,整合33家单位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深化落实《“五治共建”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任务清单》14条具体举措,确保工作任务有目标、有抓手、能见效。二是“排兵布阵”建强组织体系。健全街道、社区、网格三级党组织治理体系,全县3个街道,14个社区,211个综合网格“连子成片”,构建党建统领、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的组织领导体系。根据党员人数变化等情况,动态调整、优化社区党组织设置,新成立社区党委6个,全面完成30人以上党支部按规定划分党小组,组建网格党组织194个,实现网格党组织全覆盖。落实“排队抓尾、双整双创”工作要求,评选先进街道党工委1个、先进社区党组织3个,2023年度市县“两优一先”表彰街道社区党组织3个。三是“全盘发力”健全制度机制。持续推行城市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明确县级领导和责任单位联系街道、社区和网格,细化包保事项。推行“3+N”结对联系机制,县委组织部11名班子成员和科级干部结对联系27个乡镇(街道)党(工)委和县直工委,13名县直工委班子成员结对联系37个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委(党组),202名乡镇(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结对联系354个村(社区)党(总)支部,构建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建好“三个平台”,筑牢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一是建好阵地服务平台。加强基层治理阵地建设,划拨青龙、玉水、安化3个街道修缮因灾受损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党费80000元。推行“一中心多用、多中心合一”工作机制,在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覆盖的基础上,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儿童之家”“老年居家照料中心”“爱心食堂”等配套措施。二是建好智慧社区平台。试点开展AAA“一码通”探索服务群众新路径,安化街道充分利用AAAAPP,在楠木园社区推行AAA“一码通”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服务,引导群众扫描二维码反映诉求,每日梳理分类,将事件交办至涉及村(社区)及街道办事处所属相应部门,在7个工作日内予以办理回复,积极探索服务群众新路径、新方式,真正实现群众办事“零跑腿”,该做法得到《贵州日报》专题刊载。三是建好增收致富平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服务群众底气。制定《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劳务型、资源盘活型等7种发展路径,探索成立强村富民公司、强村富民工坊等,助推中心城区抱团发展,为社区集体经济增收打下坚实基础。3个街道积极实施“强村富民”集体经济项目30余个,盘活闲置资产10余宗(处),建设强村富民工坊9个,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50万余元。
聚焦“三大行动”,激发行动有力的发展潜能。一是开展“网格赋能”提升行动。纵深推进网格化治理,以“五治共建”为载体,持续深化“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和“党小组(党支部)+网格员+联户长”基层治理“铁三角”,推动网格党组织应建尽建。将14个城市社区划分为211个网格,按照“一格一长”“一格多员”方式配齐配强网格员队伍,组建网格党组织194个,实现网格党组织全覆盖。二是开展“红色物业”创建行动。深入推进“红色物业”创建工程,创建文明小区暨“红色物业”示范小区3个,深化探索3种“红色物业”发展新模式(社区党组织直接领办物业,如楠木园社区;党组织建在物业公司,如碧桂园小区、印象小区;业主委员会党组织指导物业企业,如玉溪尚府小区),精准对接业主需求,打造“点单、派单、接单”的快速反应机制,全县物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三是开展“专家人才”素能行动。认真落实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联系服务专家人才28人,按照“三必访”要求,开展走访联系服务32人次;分级开展人才资源统计工作,街道社区对辖区内非公人才及重点行业领域人才进行摸底统计,录入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企业人才10500人。严格落实村(社区)干部管理考核办法,及时增补空缺村(社区)干部6名,择优推荐44名党员群众纳入村级后备力量台账重点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