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发改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发言

更新时间:2024-10 来源:网友投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明确了重点任务、指出了主攻方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下面,我谈几点浅见,与同志们共同探讨交流。

一、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政策保障

《决定》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宏观经济治理是对宏观调控理念与思路的重要创新,是中国特色宏观治理的又一重要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充分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货币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提高,经济治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但也要看到,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给我国宏观经济治理带来了诸多风险挑战。在此背景下,亟需通过改革创新,形成与新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宏观经济治理思路及措施。只有把握好宏观经济治理的方法原则,不断提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和驾驭能力,才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迈出新的步伐。完善宏观经济治理,要加强从政策制定到执行全链条管理,发挥各项政策举措的协同效应,提高宏观经济治理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执行力,促进经济发展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内外均衡。总书记强调:“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增强整体效能,防止和克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的现象。”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宏观经济是复杂的有机整体,各类政策要同向发力、形成合力,防止顾此失彼。一要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要,运用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导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二要更好发挥财政政策的再分配功能和激励作用,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三要实施好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政策举措,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强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协同。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形成全国一盘棋,追求重大战略之间、宏观政策之间,以及重大战略和宏观政策之间的联动效应、叠加效应,乃至牵引撬动的乘数效应,在多重治理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追求各类经济改革举措、宏观政策的最优解,实现经济治理成效的最大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

---此处隐藏1155字,下载后查看---

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动力保障

《决定》指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进入新时代以来,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攻坚克难硕果累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只有锚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才能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经济基础制度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基石。应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基础制度、重点领域基础性制度等层面出发,协同推进基础制度建设,为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经济的制度根基,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通过改革不断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顺应人民群众就业创业需要,着眼于培育经营主体、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催生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支持全面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等体制机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坚持辩证法两点论,就要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用好,既要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是促进经济繁荣发展的关键所在。一要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二要通过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如产权保护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等,能够明确各类经营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三要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促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只有全社会各个主体活力竞相迸发,才能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经济动力保障。

三、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物质保障

《决定》指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随着区际壁垒不断破除、区域市场不断整合,各区域将不断趋于一体化并最终达到空间一体化的理想状态,全国统一大市场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支撑。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缩小城乡和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统一的商品市场深化了区域间的生产分工,使得各地区在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统一大市场建设还将营造公平、透明、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和经营主体的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进一步释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把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贯穿到统一大市场建设各方面全过程,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确保统一大市场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实现党中央战略意图。二要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要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中央层面不断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制度,规范无序竞争,同时推动解决财税体制、统计核算、政绩考核等深层次矛盾,健全适应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长效体制机制。各地区要找准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的定位作用和比较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防止各自为政、画地为牢,避免搞封闭小市场、自我小循环。三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全国统一大市场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的大市场,而是面向全球、充分开放的大市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既要着力打通阻碍国内大循环畅通的梗阻、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也要积极推动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相关领域改革,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扩大统一大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打通市场堵点,充分拓展经营主体的实际活动空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物质保障。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