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传承红旗渠精神感悟创造奇迹的力量

更新时间:2024-10 来源:网友投稿

1974年4月6日,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上向全世界展示新中国面貌好成就时,播放的第一部纪录片就是《红旗渠》,引起了各国代表们的震惊和感动。红旗渠也被周总理评价为并列于南京长江大桥的新中国两大奇迹之一。在这段林县人民与恶劣自然环境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用极其简陋的工具“一锤一铲两手”修筑红旗渠的壮丽史诗中,孕育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如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座民族精神的丰碑依然有着令人震撼的魅力,值得我们研究和发扬。

一、探索红旗渠精神的根基——自力更生集中表现为依靠群众、自给自足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自力更生创奇迹,高兴红旗永向前......”这首《定叫山河换新装》讲述的这条“人工天河”,映照着GCD人自力更生的优秀品质。翻开林县的历史书,有一个字频繁的印在每一页,那就是“旱”。一年“旱”,一年“大旱”,一年“凶旱”,最后旱到发生了5次人相食,这些在明清时期的石碑上都有记载。林县人民过去只洗三次脸,出生、结婚和死亡。在林县还有一个故事人们至今念念不忘。1920年大年除夕,桑耳庄一个叫桑林茂的老汉,凌晨三四点钟起床,走了二十里路,排队等了一天,终于从山里挑回一担水。临到家时,来接他的儿媳妇王水娥不小心打翻了这来之不易的两桶水。当天晚上,儿媳妇就上吊自杀了。时代不同,我们怎么也理解不了两桶水就要了一条命?但是我们可以想象的到,当地人民的确想要解决用水困难的问题。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GCD人的奋斗目标。为了解决林县人民的用水问题,实现“清水到处流”的梦想,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三个考察组沿河而上寻找水源,最终敲定了“引漳入林”工程。但是困难随之而来。一是经济支援。当时国家面临全国性的粮食短缺,批复中写道:“林县可根据自己的财力、人力,考虑是否兴建这个工程。”这意味着林县要想修建,几乎全靠自己的力量。二是属地协调。工程源头位于平顺县,属于山西省,人家能否同意?需要协调。三是修建困难。太行山横亘400多公里,到处悬崖峭壁,谈何容易?为了坚定大家的信心,杨贵不止一次表态:“一旦红旗渠修不成,我就从太行山上跳下去向林县人民谢罪”。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为解决经济上的问题,林县老百省吃俭用支援红旗渠,数万修渠大军自带铁锹、小推车上工地。为解决属地的问题,县委多次到平顺县协调具体事宜。为解决施工问题,集思广益,克服困难,涌现出了一大批劳动模范,依靠着自力更生的精神,顽强的解决了遇到的问题。

二、研究红旗渠精神的实质——艰苦创业集中表现为敢为人先、勇闯难关

“既然愚公能移山,我们修渠有何难,立下愚公移山志,决心劈开太行山。”1960年2月,三万多个普通林县农民走进了太行山,他们夫妻并肩、父子同行,没有专业的技术,有的只是一颗渴望水的心、渴望活下来的气。没有建设资金,就在县里筹集,乡亲们都倾全力帮忙,没有精准的测量设备,就用木板、线和水盆自己造个“水鸭子”,量出来竟然分毫不差;没有水泥铺河道,就自己烧;没有炸药在山上开洞,就研究自制方法的土炸药。根据历史记载,林县人自己制作的5170吨水泥,达到了总量的77.1%,自己制造的1215吨炸药,达到了总量的44.3%,烧制的14.5吨石灰更是完全自制。

---此处隐藏1944字,下载后查看---

毛主席在《论联合政府》中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修渠前,公社和村民小组都在做思想动员,让老百姓明白是为谁修,于是开工第一天,就有37000人报名。干部冲锋在前、与群众同甘共苦,形成了一种无声无形却强大有效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群众的修渠热情空前高。在修渠工地上,班与班、营与营、连与连之间还互相竞赛,涌现了98个标兵连、233个董存瑞标兵班、117个李改云突击队和2472个模范人物,一时间,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的呐喊声充溢于群山之中、大江南北。

四、追溯红旗渠精神的源泉——无私奉献集中表现为党员带头、不计得失

现在,红旗渠景区青年洞天河亭,凌空除险实景表演成为游客们最期待的项目:一个年轻人腰系绳索、手拿钢钎,高悬在近百米高的空中。伴随着一个个悠来荡去的身影,似乎还能听到半个多世纪前的打钎、凿古声。当时除险队的队长就是“飞虎神鹰”任羊成。除险就是砸掉爆破之后的碎石,除去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第二天施工的顺利进行。任羊成说:“我58年就是党员,党员就是要往前冲,GCD员是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当时自己报的除险队,问我是党员不是?我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说到要做到,只要有GCD,什么都能干出来!”

当然,像这样不计得失的干部骨干还有很多。具体负责红旗渠设计的吴祖太,他本来可以分配在新乡专署安阳水利局工作,但是去过一次林县后,他二话不说选择了到艰苦的林县去。在妻子薄慧贞为救人光荣牺牲的打击下,他依然坚持奋战在一线。1960年3月28日傍晚,吴祖太接到反映王家庄隧洞洞顶裂缝掉土严重,出于对人民群众安危的高度负责,他不顾个人安危,和卫生院院长李茂德深入洞内察看险情。不料,洞顶坍塌,矿石泥土掩埋住了他们两人的身体,民工们赶紧跑过去抢救,但是他们还是永远地闭上双眼。吴祖太是第一位为红旗渠献身的人,也是唯一一位外乡人。就是这样的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不计小我、不怕牺牲,发扬“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才创造了红旗渠的奇迹。

总书记强调,前进道路不可能是一片坦途,我们必然要面对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决不能丢掉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决不能丢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决不能丢掉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勇气。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面临的挑战越来越重大,越来越艰险。为了取得更大的胜利,我们必须从历史当中传承精神,从精神当中汲取力量,不断提高自我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能力,在新时代的挑战中继续创造新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