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前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重视不够,对“幼有所育”理解不全面,历史欠账多,导致学前教育滞后发展,虽然财政投入每年都有增加,但和义务教育相比,明显偏低。xxx三年教育总投入xxx亿元,学前教育共xxx亿元,占比只有7.79%,还包括人头经费与项目建设资金。
2、公办园幼儿在园率不高。我市公办园在园幼儿数xxx年占比xxx%,离今年xxx%的目标还有不少差距。公办园建设进度缓慢,今年计划建设的市区xxx所公办幼儿园大部分都未完工,甚至未开工,没有新增幼教学位,成了幼儿“入公办园难”问题主要成因。
3、幼教园点区域布局不均。全市现有各类幼儿园xxx所,省级示范园xxx所,市一级一类幼儿园xxx所,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数量占比xxx%,且省级示范园全部集中在市县城区,乡镇一级只有少部分市一级一类幼儿园,村级几近于无,而xxx城区所在地尚无公办幼儿园;同时,因小区配建幼儿园的配套政策出台不及时,导致很多过早、过小的小区都没有配套幼儿园,并且部分新建住宅小区没有按要求配套建设学前教育设施。城乡不均、动态失衡难以拓展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
4、乡镇公办幼儿园归属不明。按照“一乡一园”的文件精神,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应该独立办学。但目前,大多数乡镇中心幼儿园多是中心小学托管,不具独立法人、人事、账务,归属不明导致小学侵占幼儿园园舍与师资的事情时有发生,不利于乡镇幼儿园的管理和发展。
---此处隐藏1849字,下载后查看---
3、统筹幼儿园点的空间布局。认真研究xx市县(区)人口分布,城乡居民聚集和适龄儿童分布情况,按照公办幼儿园建设规划要求,科学统筹、适度超前地做好幼儿园布点规划工作。市本级要结合新建小区多在高新区范围、而高新区又没有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的实际情况,要与高新区共同承担规划、共同推动建设的职责,确保逐年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和学位供给,解决我区学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4、强化乡镇公办幼儿园管理。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一是大胆尝试,合理撤并一些人少地偏的幼儿园网点,协力打造中心镇、中心村的公办幼儿园,避免再现xxx幼儿园六个老师教九个学生的现象。二是加大乡、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落实“一乡一园”、甚至两园的建设目标,独立办园,同时优化师资配备,提升管理能力,吸引更多幼儿入园,缓解市县城区学位不够的压力。
5、扶持民办普惠幼儿园发展。首先要有公共财政民生优先的原则,将学前教育发展确定在“普惠性”方向学上,逐渐形成政府托底的多渠道办学新机制。一方面,加快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审批、认定工作,积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比如租金减免、水电优惠)和生均xxx元每年的补助标准(有数据显示,全国平均生均补助xxx每年,上海高达xxx万元)。在同一的标准上核清不同所有权、不同等级幼儿园的运行成本,师资薪酬,公开、透明地减免或专项补贴非国有设施的普惠性幼儿园办园租金、或者专款用于教职员工的工资待遇、基础建设。另一方面,设立学前教育奖补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购买服务等形式,加大社会介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力度。鼓励新建住宅小区项目建设业主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衔接,或引进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或以“零租金”方式举办普惠性幼儿园,根据办园成本、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小区园收费标准并建立定期动态调整机制,以满足不同收入群体对学前教育的不同档次需求。
6、拓宽幼师队伍的充实渠道。一是定向培养培训,将幼师培养列入“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充实幼师队伍。二是通过教学网点撤并、整合事业编制,在控制编制总量的条件下,调剂、充实公办幼儿园教职队伍。三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规定薪酬最低标准,定岗不定编,招聘与公办人员同工同酬的合同制幼师。四是探索人事代理机制,由人才交流中心管理其人事档案、职称评定等关系,明确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在职培训、职称评定、评先评优与公办教师享受同等待遇,保持幼教队伍相对稳定。五是加强业务交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让名师上示范课、做教研交流等形式,提高幼师教保能力,满足现实需求。
7、宣传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市县各级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媒体宣传、社区宣讲、案例展览等形式,宣传幼儿的天性就是好玩好动,能够在游戏娱乐中感受乐趣、获取知识的成长特性,引导幼儿家长尊重幼儿发展规律,了解幼儿成长特点,树立全新的幼教观念,从而杜绝幼教“小学化”,还幼儿一个天真、快乐的童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