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组研讨发言:新时代大学生道德认同的培育探析

更新时间:2024-11 来源:网友投稿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是个体的立身之本。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重新定义健康的时候就将道德健康作为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道德成長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我们要重视道德认同的培育,发挥道德认同将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关键作用,使大学生能够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一、道德认同及其重要性

(一)道德认同的内涵

道德认同是道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都对其有过深入研究。有学者认为道德认同问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他将道德判断力作为儿童道德发展的标志,同时发现儿童道德发展存在知行不一的现象。随后,布拉斯基于道德德性的视角对道德认同做出了界定,他认为道德认同可以弥合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裂缝,使得道德感和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统一,从而使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具有一致性。

目前学界对道德认同的界定,主要有人格说、图式说、社会化说、内化说四种。以布拉斯为代表的人格说认为道德认同是道德与自我的联结,强调道德对于个体自我意义感、身份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性;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图式说认为道德认同是个体内在道德图式构建的过程,强调道德要求与自身内在图式的整合;以库利为代表的社会化说认为道德认同是道德的社会化过程,从道德角度强调个体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以涂尔干为代表的内化说认为道德认同是外部道德向内部世界的移入,强调将外在的道德准则纳入自身体系。这四种学说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道德认同,为道德认同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此处隐藏3894字,下载后查看---

情感共鸣对于道德认同有引导和强化作用,大学生之所以面对他人迫切的道德需求时而无动于衷,最根本的原因是彼此之间没有形成情感共鸣。亚当·斯密曾说:人内心的所有情绪或者感情是一切行为产生的根源。大学生道德的“知而不行”,就是缺乏道德情感作为桥梁和动力。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发挥道德榜样激发道德情感共鸣的作用。

道德榜样是指具有崇高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的先进人物,是特定时期社会所追求的理想人格。道德榜样往往有着令人感动的事迹,同时也代表着社会的道德理想,具有感召力和示范性。大学生在充分了解道德榜样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的基础上,产生对道德榜样情感上的认可并形成一种向道德榜样学习的行为倾向,这就是榜样认同。道德榜样越贴近大学生生活,越具有鲜活个性,就越容易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其感召力就越强。因此,道德榜样的选树要尊重真实性,避免“高大全”,宣传先进事迹要发挥多种媒体作用,贴近大学生获取信息的特点,同时要深入挖掘道德榜样的精神内涵。

(三)丰富实践活动,升华道德行为认同

道德的本质和归宿在于实践和行动,如果道德只停留在思想认识层面,在现实生活中就无法真正感受到道德的功能和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自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只有重视在实践过程中体验道德,才能将道德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形成道德观念,在实践中强化道德认同,而后转化为道德行为。我们要以体验教育为基础,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设计内容鲜活、形式丰富多样的道德实践体系,让大学生通过具体的道德实践,形成道德体验,激发1隋感共鸣,巩固和强化道德行为。一是要重视礼仪礼节的道德教化作用,例如通过升国旗、清明节缅怀革命烈士等,增强爱党爱国情怀。二是积极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引导鼓励大学生将学雷锋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三是深化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文明宿舍、文明班级、文明校园的创建活动,使大学生在文明创建过程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从而提高道德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要从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认同入手,强化道德认同教育,切实使大学生将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境界和道德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