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高站位”推动,加强组织建设。由县委社会工作部(“两新”工委)牵头抓总,专项工作组推动,依托县交通运输局组建成立了交通运输行业综合党委,组织整合属地和行业管理力量,对快递、物流货运、外卖等行业企业“地毯式”排查,建立“三清”台账资料,指导组建了11个新业态企业党支部。制定行业党组织建设标准、行业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了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互联共建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推动服务资源和力量下沉。出台《关于加强全县快递物流行业党建工作打造“红心速递、情暖古城”党建品牌的实施方案》,由县市场监管、县交通运输等部门具体负责,研究解决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中的突出问题。选派14名政治过硬、业务熟悉、态度积极的同志担任党建指导员,引领推动行业党建高质量开展。
(二)“一盘棋”布局,科学规划阵地建设。县委社会工作部(“两新”工委)专题研究,由行业党委牵头,对全县41家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企业进行深入走访,根据分布特点、工作轨迹和活动半径,合理规划点位布局,按照“成熟一家,改造一家”标准,坚持“因地制宜、就近便利、资源共享”原则,为新就业群体打造暖“新”港湾。依托古城景区公司场所资源,在古城西大街建设打造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建立联席会议、坐班轮值等制度,定期组织行业党委、古城街道党工委、古城景区公司、县总工会、红十字会等联建单位企业共同谋划、定期交流、信息互通,推动实现资源共享、组团服务、品牌共创,组织开展党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红色治理”等各类活动,不断引领基层、行业、非公党建文化融合,引领党务、政务、公共、商户资源共享。整合景区游客中心、县总工会“爱心驿站”、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银行网点等服务设施打造11个“古城红新驿”、14个“爱心角”,积极构建面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党建综合服务网。在108国道旁依托酒店企业建设1个“司机之家”,为过往货运司机提供安全质优价廉的停车、休息、餐饮、住宿、洗澡、洗衣、健身等服务。
(三)“融合式”拓展,推动互联共建。坚持需求导向,探索制定《“古城红新驿”建设运行指导意见》,明确一套桌椅、一个储物柜、一台微波炉、一台饮水机、一套冷暖设备、一个急救医药箱、一个多功能充电插座、一个醒目标示牌的“八个一”基本硬件标准,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提供免费饮水、歇脚休息、避雨取暖、手机充电、免费无线网等20余项基础暖“新”服务。同时,根据每个驿站区域特点,差异化补充完善雨具、充电器等设施设备,推动形成“八+*”标准“暖心驿站”。立足古城“景区、保护区、居民区”三区合一鲜明特点,整合12家涉旅部门及企业,依托古城商圈党建中心、古城内3处“古城红新驿”,延伸打造新就业群体“实践实训基地”,搭建具有政治功能、服务功能、融合功能的综合性平台,构建“覆盖广、多层次、实用化”的暖“新”体系,蹚出一条具有古城特色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此处隐藏2063字,下载后查看---
(五)“多元化”服务,优化运行机制。出台县新就业群体“三关爱”行动九条措施,联合交通运输、市场监督、工会、妇联、团委、红十字会等部门和乡镇、街道等单位成立新就业群体“爱心联盟”,常态化开展关爱一线职工、关爱基层网点、关爱弱势群体“三关爱”行动,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企业商户开展帮扶服务、志愿服务、政策服务,推动点对点服务、零距离帮扶,持续提升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幸福感、融入感。建立健全驿站日常管理服务流程和运行制度,设置日常管理员,负责必需用品的管理、协调补充,进一步探索动态需求反馈机制,定期收集意见建议,确保驿站功能完善,常态化开放。目前,全县“古城红新驿”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及周边群众提供义务服务约400人次,受到广泛好评。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重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二)聚力攻坚突破,扎实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重点任务落实。持续完善有效协同的党建工作管理体制,着力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关爱凝聚,深入开展新兴领域党建“双融双创”行动,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在现代化强省建设中积极担当作为,进一步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三)强化组织领导,切实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质效。压紧压实责任,注重分类指导,强化数字赋能,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努力开创全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