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教育紧紧围绕“教育名市”建设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进教育资源整合、乡村教育振兴、全环境立德树人等重点工作,教育发展环境、办学基础条件、教育教学质量不断优化提升,整体呈现出团结和谐、平稳有序、高质发展、特色鲜明的良好局面。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此处隐藏308字,下载后查看---
科学规划布局,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市以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为抓手,以城区增量、乡村提质为重点,深度整合城乡教育资源要素。市级领导牵头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和议事协调制度,修订完善《**市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制定教育事业发展5个“三年行动计划”,从各学段、各层级、各环节推进创建工作。城区重点做好秋季小学入学高峰保障,2023年扩容改造学校8处,增加教室48口,增加学位达2640个;2024年在原有基础上,继续进行学位挖潜,对城区6所学校进行扩容增量,再增加学位1410个,并对办学设施提档升级,确保群众“就近入学”需求。乡村重点实施资源整合,已撤并12所学校,完成10所学校撤并前期准备,于9月底前全部落实到位。同时,加快推进新**中学建设,引领乡村教育迭代升级;推进义务教育“薄改提升”工程,为薄弱学校配齐配足教学仪器;开展课桌椅更新、“千兆进校百兆进班”信息化提升等,以乡村教育提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均衡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学前教育普惠化进程加快,托幼一体化成效显著,13所公办园增加了托育服务职能,优质园占比增幅达26%以上;特殊教育“教康医”模式稳步推进,始终保持良好增益;普通高中“3处公办+3处民办”发展格局逐步形成,竞争办学意识强烈;职业教育发展态势良好,2处职业学校办学规模持续扩大,招生质量和层次创近年来新高;校外培训进一步规范,所有机构实施银行资金监管,保障了群众合法权益;校地合作创出新局面,**市政府与驻地高校先后签订深化校地融合发展合作协议、校地博士人才“共享计划”合作协议、宣传思想文化校地战略合作协议等;五育并举成果丰硕,全国乡村温馨校园、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等国家级荣誉纷纷落地**,青少年大阅读、传统文化教育,国防教育、耕读教育等工作被国家级重点媒体报道。
坚持质量为先,打造**教育品牌亮点。2023年,**教育争创省级以上政策荣誉34项、典型案例4项,12项工作被省级以上媒体刊播,3项工作在省级以上平台作经验发言。**市先后被评为全省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区、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县、全省体育消费试点县。全环境立德树人、教康医结合模式、学校美德教育等被评为全省典型案例。另外,有5名教师入选齐鲁“三名”建设工程,27名教师入选**市“三名”建设工程,均居**前列。2024年以来,有5项工作获得国家荣誉,7项工作获得省级荣誉,其中,青少年科技节被评为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研学路线被评为全国传统文化实践打卡路线,特殊教育被教育部评为实践创新典型案例,国防教育工作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频道报道等。
弘扬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市确立了打造全省“全环境立德树人示范区”的工作目标,从教育、家庭、社会、网络四大领域统筹推进,打造“十全十美”全环境育人新格局。制定的《实施方案》被评为全省全环境立德树人典型案例;从各行各业遴选专家学者开展“百人千场”宣讲活动,累计宣讲千余场次,受益人群6万余人次;创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十百千”工程,印发《中小学幼儿园现代学礼指导手册》,推行校园“九礼四仪”教育模式等,致力营造“礼仪广弘扬、谦谦君子样、仁爱孝诚信、美德传四方”的发展氛围,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开放化德育工作网络。通过不断努力,校容校貌、教风学风有了很大提升,19人被评为省市“美德少年”,6人被评为省市“新时代好少年”。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