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开展
1.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师德专题培训。全年累计开展集中培训*次,邀请教育专家、师德楷模进行讲座和经验分享,深入剖析师德内涵与新时代要求,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培训内容涵盖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操守、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确保教师在思想认识上得到全面提升。
2.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月活动。在活动期间,各学校组织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与小组讨论,围绕“如何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展开深入交流。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撰写师德心得感悟,并在学校内部进行分享展示,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与交流氛围。
(二)完善师德考核评价机制
---此处隐藏2720字,下载后查看---
(1)关注教师身心健康。组织开展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活动,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调适培训。鼓励学校建设教师健身活动场所,定期组织教师开展体育锻炼和文化娱乐活动,缓解教师工作压力。(2)改善教师工作环境。加大对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在职称评定、岗位晋升、奖励表彰等方面向一线优秀教师倾斜,让教师在工作中感受到尊重和认可,从而提升职业幸福感。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教育局局长任组长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全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确保师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2.保障经费投入。教育局设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专项经费,用于师德教育、培训、考核、表彰等方面。各学校也要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本校师德建设工作,确保师德建设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3.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工作成效,及时报道师德先进典型事迹,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对师德失范行为进行曝光,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引导教师自觉遵守师德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