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农业产出效率。我们必须确保农业生产要素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通过科技力量将各类生产要素的生产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一个农业强国,要对其资源进行最充分、最合理的利用。当我们能够通过研发和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时,就可以让我们的农业产出得到充分增长,从而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
第二,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要可持续的,要能够应对自然灾害。当遇到自然灾害时,农业产出下降,并且需要恢复很长时间才能达到正常产出,这样的农业就是脆弱的。我们要让农业更有“韧性”,如果没有这个“韧性”,农业就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于一个国家农业的强大非常重要。
第三,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的产出效率要得到提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得到增强,都必须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来保障。当然,在农业科技创新上,也有一系列标准来保障科技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此处隐藏5105字,下载后查看---
当前,小农户仍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面,要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事关农民积极性的发挥,要构建以小农户为主体、以服务小农户为主要功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际上是指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都能提供及时有效的农业生产服务的组织体系的总称。在这个组织体系中,既有经营性服务主体,也有公益性服务主体;既有本地社会化服务组织,也有跨区耕作。以服务小农户为主要功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会将自己从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中获得的利润同小农户分享,既能够让小农户从中获益,也能够根据小农户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还要通过国家政策的引导,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五)传承中华优秀农耕文化
以小农户为主的生产经营主体,长期住在村落中,逐步孕育了深厚的农耕文化。这种农耕文化既包括如何耕种、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括如何与同村人和谐共处、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就产生了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都能充分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也是农耕文化的核心部分。也就是说,我国在几千年的农耕生产方式的发展中,就长期拥有这样的生态观,也一直在追求生态文明。
我们从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中,自然可以提取生态文明的素养,获得推进生态文明的动力。同时,农耕文化还能提供给农业生产经营者一种追求平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节奏,不过度汲取自然资源,保护本村的各类农业生产条件,这样就使得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了长期发展的基础。
在农业孕育出来的农耕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对各类农业生产技术是有选择标准的,既能赚取收入,也能获得家庭、村庄的和谐,同时还要保有优美的环境。我国的农业现代化,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应该保有我们基于农耕文化所带来的生态文明观,以及基于农耕文化所带来的对农耕技术适应性、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特征追求。农耕节庆活动使得全社会对于农耕文明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让农耕文明成为我国建设农业强国的丰厚滋养。我对上述五个方面进行简单总结。我国在“大国小农”基本国情下建设农业强国,这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生产技术的改进,也需要经营体制的调整;不仅需要发展适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的策略,也需要充分保障以小农户为主体的农业生产者的权益。在文化层面上,要发扬我国农耕文化传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农业强国。我国建设农业强国,必然不是只追求农业技术的发达、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是与农业生产能力、农业环境友好功能、农村地区绿色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工作联系起来的。“大国小农”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建设农业强国的特殊性的工作,也为我们开拓农业强国的发展路径提供了广泛作为的空间。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更加有系统性和战略性地推进农业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