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总书记文化思想。会议认为,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总书记文化思想。会议提出,总书记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这其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体”和“用”。体用关系在中国哲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体”,既指本体,也指内在要求;“用”既指方法,也指效用。总书记文化思想是对文化建设规律的准确把握。
一、总书记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作出的原创性贡献
(一)在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和大文化观的统一中理解与发展文化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它规定并影响着其他几种文化形式的存在与发展。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它又分为世俗形态的精神文化与理论形态的精神文化。世俗形态的精神文化是指特定社会的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行为方式以及交往规则等,理论形态的精神文化是指特定社会的人们对特定社会关系反映后而形成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精神文化,包括科学与意识形态等。世俗形态的精神文化具有普遍性、广泛群众性与相对稳定性,而理论形态的精神文化则是由少数专业精神生产者创造的文化,不具有世俗形态的精神文化那样的广泛性与群众性,但它处于文化结构的上层,对于世俗形态等其他文化具有重要的导向与定位作用。
所谓大文化观,既包括狭义文化中的世俗形态的精神文化与理论形态的精神文化,又包括广义文化中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文化并不是历史发展的绝对力量,它是受社会存在决定的。文化具有继承性、社会性与发展性,而要弄清大文化的发展及其实质,就必须从大历史观与大时代观的统一中,分析与考察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此处隐藏11905字,下载后查看---
(三)坚持开放包容,为全球文明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当今世界是紧密相连的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要在这个紧密相连的世界中取得成功发展,就必须进行文明交流互鉴。文明交流互鉴,一方面要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与先进思想,另一方面要将自身的发展及其取得的成就向世人展现,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推动全球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总书记指出,“世界文明的魅力在于多姿多彩,人类进步的要义在于互学互鉴”,“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任何一种文明,任何一种社会建设,要取得全方位的发展,必须开放包容。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
总书记强调,要秉持开放包容,“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宽广的胸怀,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以上是我学习总书记文化思想的体会,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