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保护性耕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是国家实施黑土地保护战略的重要举措。总书记高度重视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指出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深入实施,技术体系不断完善、示范推广成效显著、农机装备结构持续优化,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
一、组织保障情况
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对东北黑土地实行战略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年我市制定了《X推进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5年)》,强化组织领导和政策引导,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一是会同市财政局制定年度实施方案,管好用好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二是成立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项目动员、调度、落实、指导、监管和考核等各项工作;三是以农机农艺深度融合为原则,建立保护性耕作专家指导组,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政策建议等工作。四是注重技术宣传与培训。年均组织各类保护性耕作培训活动近百场,培训人员近万人次,发放各样宣传资料万余份,为稳步有序扩大实施面积,持续增强东北黑土地保护落地见效提供有力保障。
二、项目实施情况
(一)技术体系不断完善
---此处隐藏2391字,下载后查看---
目前,X市2020年、2021年保护性耕作项目资金已经全部兑付结束;2022年、2023年,全市应兑付保护性耕作补助资金4810.668万元,已兑付资金2760.136万元,未兑付2050.532万元,兑付率57.4%。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秸秆大量还田技术类型占比不足。2024年玉米秸秆X还田技术仅占总实施面积10%,高标准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应用面积有待扩大。二是种植模式应用比较单一。全市除应用基地内采用均匀行、比空和宽窄行等多种种植模式外,多数实施主体依然采用比较单一的种植模式。三是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的深度和精度有待持续加强,广大农户对高标准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认识和应用度有待不断提高。四是信息化监测设备的安装、培训和售后工作有待逐步完善。五是免耕播种作业过程中,受秸秆还田量大的影响,免耕播种开沟深度有达不到要求的现象。六是资金兑付未能全部按时完成。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进一步健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作业补助项目实施的组织体系、技术体系和监管体系,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技术指导到位、监管执行到位。一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持实施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多部门联动促进土地集中管理、规模化经营,地租市场合理化,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稳定应用。三是一方面加强对基层农机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推进整村推进;另一方面加强对保护性耕作实施主体和广大农户的培训力度,提高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规范性和到位率,同时不断完善培训方式和内容,做到精准化培训。四是鼓励保护性耕作实施主体多采用秸秆大量还田技术模式,促进我市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向更高标准扎实推进。五是加强高标准保护性耕作应用基地的示范功能和效果,带动周边保护性耕作实施主体采用更多适用的提单产的种植模式。六是提升信息化监测设备的售后服务水平和实施主体应用设备能力,确保相关数据信息真实可靠、有据可查。七是加大对保护性耕作技术及保护性耕作机具的研究,以提高保护性耕作作业机具的作业质量,提高保护性耕作机组的作业效率。八是继续加强对保护性耕作资金兑付的调度,及时向市级领导汇报情况,促成及早完成项目资金的兑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