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制定详细的年度学习计划,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D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学习内容,通过每月至少一次的集中学习研讨,引导干部职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丰富学习形式与载体。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解读“三农”领域相关政策和理论;组织观看教育影片,通过直观的影像资料加深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解;利用“学习强国”等线上平台,鼓励干部职工进行自主学习,拓宽学习渠道。
3.推动学习成果转化。干部职工结合农业农村工作实际,撰写学习心得和调研报告,将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和思路。
二、落实主体责任
---此处隐藏2117字,下载后查看---
18.强化责任担当。教育引导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为做好农业农村意识形态工作贡献力量。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在意识形态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七、加强风险防控
19.开展风险排查。定期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排查工作,重点排查网络舆情、涉农政策解读、农村宗教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建立风险清单,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20.制定防控措施。针对排查出的风险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的监管。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
21.加强应急演练。制定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在演练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