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管理工作典型材料

更新时间:2023-02 来源:网友投稿

---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一、精准管理,严格制度。建立健全村(社区)干部任期目标管理工作机制,细化量化考核细则,制定完善《村(社区)干部绩效考核办法》,明确日常管理、教育培训、民主监督等6方面22条规范,通过届中履职评估,全方位掌握村干部履职情况、组织认可度和群众满意度,拧紧村干部责任链条,促进村干部规范履职。加强与相关市直部门对接,实现村(社区)“两委”干部、纪检员、网格员、村辅警统一管理、统一考核。进一步规范村(社区)干部坐班值班制度,建立村(社区)监督投诉机制,结合“智慧党建”坐值班系统,加强对村(社区)干部日常管理。探索作风监督向村级延伸,招聘村级纪检员69名,实现村级全覆盖。全面梳理村级事务,编制“微权力”清单。加强村务监督力度,全市共配备村务监督委员会144个,设委员450余名,加强对村级各项事务的常态监督。精准培养,提升素质。通过“理论教育+党性教育+

业务培训”的方式,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深入开展多维度培训教育,全面提升村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履职水平。在每年集中培训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开设村干部职业技能专修班、产业发展培训班等专题教育,组织村干部到先进村实地学习考察。2021年举办市级各类培训班22期,培训2925人次;基层党委举办培训班26期,培训7482人次。开展144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两委”成员和87个社区党务工作者培训。鼓励村干部参加学历教育,利用“一村一大”定向委培等措施,提高村(社区)干部的能力素质。建立后备人才库,努力构建“优秀人才村后备干部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培养链条。探索村(社区)干部到乡镇街道跟班学习办法,落实“导师帮带制”,帮助新任的村(社区)干部迅速进入角色、开展工作。

二、精准考核,落实责任。以镇(街道)为单位,根据村干部主要工作职责,围绕班子队伍、履职践诺、工作实绩、群众口碑等方面细化考核,每年定期组建走访调查组,采取专项检查、入户走访等方式,准确了解干部履职情况、班子运行状况和村社干部现实表现,听取意见建议。实行“以村(社区)考核排名定类别”和“以个人实绩考核定等次”相结合的绩效考核分类定级方式,将村(社区)工作整体水平和村(社区)个人的绩效工资、奖优惩劣相挂钩。结合“双述双评”完善村(社区)干部年度评议考核,通过乡镇(街道)集中听取各村社测评、考核情况汇报,对村社班子建设和村社干部履职情况形成综合评价意见。强化结果运用,按

20%、60%、20%的比例划分为一、二、三类村班子,将村(社区)干部按 20%、60%、20%确定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三个等次,实现绩效差异发放。并建立村干部实绩档案,详实记录成绩、精准考核评价,让村干部跑得慢的有压力、跑得快的有奖励。

三、精准保障,夯实基础。持续抓好省委“1+5”文件落实,稳步提高乡村运转经费,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结合实际情况,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社区)队伍建设和运转保障的通知》,明确建制村、农村社区书记年报酬分别从xx、xx万元提高到xx、xx万元,城市社区书记年报酬从xx万元提高到xx万元,建制村、农村社区、城市社区年平均运转经费分别从20、30、50万元提高到22、34、60万元。在全州率先建立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体系,实行员额管理,设置3个岗位12个等级序列。实施村干部学历补贴,大专、本科、研究生分别按照300、500、800元月进行补贴,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标准从每月250335元提高到350435元。为村干部购买人生意外险,并定期组织参加健康体检。对表现优秀的村干部“厚爱三分”,列为评优评先、公务员招录、事业编招考优先推荐人选,2020年以来共有11名村(社区)干部通过考试、比选成为乡镇(街道)公务员、事业编和乡镇副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