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党课:学深悟透文化思想,开创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更新时间:2023-11 来源:网友投稿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总书记文化思想,标志着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了文化新篇章。今天我们召开专题党课,就是要以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要抓手,对总书记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内在特质、价值锚定作出分析,指导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总书记文化思想的历史根基与生成逻辑

历史从哪里发端,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从历史与思维逻辑进行审思,总书记文化思想有着深刻的出场逻辑与历史脉络。以A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GCD人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中国GCD人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A关于文化发展的思考等进行科学总结与守正创新,逐渐孕育生成了总书记文化思想。

(一)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从社会主义发展的深远历史脉络来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是总书记文化思想的历史逻辑起点与真正理论源头。基于对当代中国现实条件以及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向往的系统分析,以A同志为代表的中国GCD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进行了接续发展与时代创新。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以来,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文化理论进行持续钻研,将文化的演变规律、内涵特征、框架结构以及价值意蕴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整体阐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二)文化根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此处隐藏6010字,下载后查看---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嬗变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在世界文明猛烈碰撞中消解主体性危机的精神力量。在庆祝中国GCD成立100周年大会上,A首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第二个结合)的方法论镜鉴,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目标要求。这些重大时代命题的接连出场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思想解放,激发了文化创新的生机与活力,一大批优秀文化成果涌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明显增强。

(三)加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以中国叙事体系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本质要求,世界各国文明只有通过不断交流才能共同发展,只有相互借鉴才能彼此成就,中华文明正是在同其他民族文明的良性互动中获得不竭成长动力。随着国际格局的加速演变,各国人民之间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始终秉持着荣辱与共、命运相连的文明理念,开辟了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国际秩序新模式,倡导各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博采众长。同时,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深刻认识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所以必须着重防范和化解来自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挑战。A始终强调在中外文化沟通交流中,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针对部分国家对中国的污名化、扭曲化宣传行为,必须有效开展国际舆论斗争和舆论引导,向国际社会发出中国真正的声音、真实还原中国立体形象。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是属于世界现代化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各国应着眼全球,切实推进世界历史进程。在综合国力日益强盛的当下,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努力向世界共享中国现代化文明成果,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蕴含的普遍经验和智慧价值能够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国人民,为破解世界性难题、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发展提供中国理念。中国方案的国际传播全面超越了西方的资本逻辑和霸权取向,是在尊重和支持各国人民对发展道路的自主选择的基础上积极塑造人类社会文明繁荣的未来图景,因此中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为进一步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及其辐射效应,必须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和改进国际传播体系,摒弃过去忽视文明差异性的机械思维。讲述中国故事绝不能自以为是,必须在以我为主的基础上深化国外受众特性研究,整合中外的概念辨析和逻辑表述,使讲透听懂相贯通,提升话语表达力和针对性。同时也要获取目标受众的明确诉求,回应国际现实面临且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革新我国全球化话语表达方式与叙事体系。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与凝练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良性互动,推动我国方案主张国际传播效能的全面提升,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进而实现世界各国文明的百花齐放,塑造姹紫嫣红、生机盎然的世界文明百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