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法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

更新时间:2023-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本文从“以民为本、德法并行、良法善治、加强干部法治管理”四个方面,论述了***法治思想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关系,***法治思想在形成过程中对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吸收和传承。

关键字:***法治思想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以民为本 德法并行 良法善治 加强干部法治管理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虽遇百折而不挠,勇克时艰,代有兴革,内涵丰富、特点鲜明、影响深广,并因其连续性、特殊性、包容性,成为世界法治文化史上最为绚丽的一章。***法治思想以科学的态度吸收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借鉴了传统中国法律和制度话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一、法律要以民为本,做到依靠人民,为了人民

民为邦本——这是一种法律文化,也是一种传统文化。古语有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中国诸多法律制度与国家制度的建设,都是围绕“民为邦本”这一理念制定的。早在我国商周时期,民本思想就已经萌芽。先秦时期的典籍《尚书》中就多次记载。《皋陶谟》说:“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泰誓》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更是将“天”的意志与“民”的意志结合起来,可见当时对民本理念的认识之深刻。《古文尚书·五子之歌》正式提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

---此处隐藏4381字,下载后查看---

中国古代在治国理政方面,强调“严治官,宽治民”。汉唐以后,历代王朝重视从法律制度与法治文化两个方面,相互配合,全面强化吏治。对于文武百官,既注重制度性规范约束,也注重从文化上滋养培育,进而取得国家治理的良好效果。中国古代对于官员的培养、选拔与任用,注重“德能兼备、以德为先”。唐朝贞观名臣魏徵向唐太宗进言,谈及汉朝思想家刘向所划分的六种为臣者:圣臣、良臣、忠臣、智臣、贞臣、直臣;明朝理学家薛瑄提出“居官七要”的为官准则:“正以处心,廉以律己,忠以事君,恭以事长,信以接物,宽以待下,敬以处事”,均将道德标准放在为官的重要位置。

***法治思想强调,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是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力度空前,实施证明,领导干部对法治建设既可以起到关键推动作用,也可能起到致命破坏作用。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不能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不要说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不要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习的中国梦,就连我们党的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都可能受到严重冲击和损害。

******要求,领导干部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目标和任务的关键所在。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增强法治意识,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带动全党全国一起努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上不断见到新成效。

******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法治素养,从其干部队伍的那一天起就要开始抓,要把法治理念作为第一粒扣子扣好。领导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谋划工作要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要运用法治方式,说话做事要考虑一下是不是合法,把握不准的就要去查一查,党纪国法是怎样规定的,还可以请法律专家、法律顾问帮助把把关。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从自身做起,给下级带好头,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法治思想强调,对政法队伍更要从严管理,政法机关是党的刀把子,政法队伍的管理要从严开展,因此近年来,全国政法机关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有效整治了政法机关的“六大顽瘴痼疾”,政法队伍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