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生成的思想内核

更新时间:2023-05 来源:网友投稿

******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深根植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国人民解放斗争史以及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品格的集中展示,也是见证中国共产党殊勋茂绩的不朽丰碑。回归历史场景,探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逻辑架构与特质生成,是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重大意义的关键钥匙,也是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基本前提。

一、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生成的思想内核

初心使命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涵养与现实淬炼中形成的思想内核,从源头根本上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奠定思想精魂。“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根本主题,统领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部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以初心使命作为探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历史生成的基点,才能阐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何以涵盖如此广泛而多样的精神内容,释清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何以贯穿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全过程,

领会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何以具有支撑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强大力量。

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根与叶”的关系,初心使命是思想种芽,在现实土壤中扎根发展为“伟大建党精神”,最终生成枝叶繁茂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其一,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贯之的思想纲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初心使命的根本指向。中国共产党是怀抱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无产阶级政党,为大多数人谋利益、谋幸福是立党之本。中华民族梦想愿景是初心使命的现实命题。近代中国由盛而衰,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然而,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一个民族都不会陷于绝望的境地,即使它只是由于愚蠢而长期地期望着某种东西,然而在很多年后,总有一天它会突然变得聪明起来,实现它的所有的良好愿望。”在救国救民道路上徘徊迂滞数十载的中国人最终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掌握了能够将中华民族美好愿景变为现实的真理力量。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结合而成的思想纲领,解答了“我是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我之为我”的精神标识。

其二,伟大建党精神建基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伟业的精神定格,具有“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

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深刻内涵。“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于自身使命任务的深刻理解与清醒认知。如果“坚持真理、坚守理想”重在思想认识,那么“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则重在行为担当。“初心使命”与“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并不完全等同,前者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高度凝练化表达,而后者是前者在建党这一事件中的具体实践。“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与“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面对外敌压迫,要以“为有牺牲多壮志”的牺牲精神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去夺取胜利;面对党和人民,要以环绕在中国共产党旗帜之下的忠诚,来实现“受压迫群众之解放”的使命。

其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活水。伟大建党精神是初心使命在精神层面的最初彰显,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质就是弘扬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以及围绕着实现初心使命而迸发的精神力量。这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立党、强党的本源性力量,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把自己的一切力量,贡献给人民的事业,经历各种曲折,绕过各种暗礁,用不屈不挠的斗争来实现这种雄心壮志”。从“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长征精神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从“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抗美援朝精

---此处隐藏9094字,下载后查看---

萎靡不振的错误思想,为抗战精神奠定血战到底的思想基调;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周恩来同志强调要以一种主动的、积极的、高兴的、欢迎的、全力以赴的精神,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引导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塞罕坝精神形成艰苦创业的基本样态;改革开放初期,《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要“努力在全社会振奋起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精神,克服那些安于现状、思想懒惰、惧怕变革、墨守成规的习惯势力”,引领改革开放精神形成积极进取的核心特征。尽管物质层面的实践才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生成根基,但精神层面的牵引是一种潜在的偏向力,这种看似细微的力量在宏大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被叠加放大,成为影响中国共产党精神风貌的重要力量。

其次,精神主动推动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跃迁升华”,在内涵认同的基础上实现符号构建。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并非自然存在,而是需要在价值识别、内涵认同的基础上进行特定的符号建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应当具备何种精神。毛泽东同志指出:“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种先锋精神经过提炼、升华与传播,最终形成具有广泛群体性共识的精神符号。1944

年,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详细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强调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并题写挽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赋予张思德精神以崭新的思想高度和强大的精神感召。其后,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刊登头条文章——《警备团追悼战士张思德同志毛主席亲致哀悼》,推动张思德精神深入人心,成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标志性精神符号。

再次,精神主动推动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跨越时空”,在新的历史阶段下实现创造性再生。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跨越六十余载而历久弥新。1963年3月,《人民日报》刊登了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同年,周恩来同志题词:“雷锋同志是劳动人民的好儿子,毛主席的好战士。”这一时期,雷锋精神以忠党爱国为主要内涵。20世纪80年代,社会思想在改革开放带来的深刻变革中不断演进与重构,迫切需要一种连续而稳定的精神样态来聚合人心。1978年3月,《人民日报》转载文章《在新的长征中继续发扬雷锋精神》,强调发扬雷锋精神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艰苦奋斗的作风,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新时代以来,雷锋精神更加凸显个体价值与国家发展、民族境遇之间的内在联系。2020年3

月,《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像雷锋那样践行初心使命》,鼓励党员干部发扬“螺丝钉”精神,在做好本职工作中践行初心使命。******指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雷锋精神之所以永放光芒,根本原因在于它承载着人类真、善、美的永恒追求,关键原因在于党有意识地推动其跨越历史代际的沟壑,使其在历史记忆与现实书写的交互中生成演进,始终契合社会进步、个体发展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既是民族精神的缩影,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髓,也是时代精神的剪影,凝聚着不同时期党和人民的经验智慧,是革命性与建设性、先进性与大众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完整统一,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如今,党和人民正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既要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也理应成为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老笔杆儿网 laobigan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