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党课: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的中国智慧和大国担当

更新时间:2023-05 来源:网友投稿

******在党的大报告中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并向全球宣示中国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极具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中国话语,也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国际话语。展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构建体现的大国智慧,分析西方霸权霸道霸凌的话语困境,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接受认同的提升路径,对于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彰显大国担当的中国智慧

天下情怀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深处,国际担当镌刻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中。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协和万邦”“天下为公”“天人合一”等思想精华高度契合,与中国共产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等话语理念一脉相承,旨在创造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是面向全人类的中国话语表达,深刻体现了中国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旷达胸襟和使命担当。 【老笔杆儿网 laobiganer.com::】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内含天下情怀。

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比璀璨的文明,“天下”“和合”“大同”等重要思想观念蕴含着深厚的天下情怀和家国梦想,印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之中,滋养着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影响着中华儿女的行为处事。“协和万邦”“天下为公”“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和思想精粹,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话语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成为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和友好家园的鲜亮底色。协和万邦彰显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希冀安全的美好愿景,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行为方式。“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尚书·尧典》)通过协调实现人民之间的和睦相处,达成各诸侯国之间的和平、和谐,这是尧便深谙的治世之道。“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是中华民族延续数千年的精神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与协和万邦的内涵一脉相承。天下为公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进步、共同繁荣的济世情怀,是中华民族始终坚守的价值追求。早在春秋时期孔子便对理想社会——大同社会的图景进行了天才式的描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在孔子看来,大道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天下为公是大同社会的根本遵循,选贤与能和讲信修睦乃为人、识人、用人的根本标准。“同”指代的是不同性质事物间的聚合关系,其目标并非世界各国时刻保持一致,也并非全世界人民同一化、绝对化,而是平等互利的发展。天下为公、天下大同超越国家、民族等个体性差异,追求公平、正义、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共同繁荣的目标高度契合。和而不同昭示着中华民族尊重差异、包容互鉴的博大胸怀,是中华民族长期坚持的精神遵循。“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素材公众号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万事万物皆有其道,共存于世间又保持着各自的特点,保存和尊重差异,和谐共存,进而促成整体的生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每个国家的制度、每个民族的文明,因其生长地域和历史发展趋势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尊重差异性,享受多样性,和谐共生,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放包容的崇高目标一脉相通。天人合一展现出中华民族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哲学智慧,是中华民族始终如一的思维方式。“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中华民族自古便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强调天人合一、和合共生。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全球性生态问题正在困扰着世界各国,任何国家都无法独自承受生态系统崩溃带来的灾难。“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坚持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积极应对全球性生态问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清洁美丽的生态发展思想相契合。

---此处隐藏6430字,下载后查看---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顺应世界历史大势提出的新话语、新表达,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话语抓手,是展现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有效载体,但其在现实发展中面对西方的话语围困和诬陷,效能发挥程度大打折扣。突破西方话语桎梏,夯实学术话语基础,强化国际传播,提升国际社会的接受认同,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构建的有效举措,进而助推其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构建成熟的学术话语支撑。

一个国家国际话语权实质上反映出这个国家在国际社会权力结构中的影响力,当前国际话语权格局仍处在“西强我弱”的状态。弱者若要从强权者施加的压迫性话语及思想中解放出来,就必须争取有自己的语言、言论、写作和叙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提升国际话语权的代表性话语,但为避免沦为表层话语,其理论阐释仍需加强。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增强学术自觉和学术自信,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成熟的学术话语支撑,有利于丰富其理论阐释力,提升其国际价值认同。学术自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话语打造的重要品质,要求清晰深刻地反思自身话语缺陷,同时对西方话语问题有深刻认知。“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当代构建议题意味着开启一种积极的自觉,即对于自身学术话语体系的反省性的自觉,这种自觉实具有批评性特点,它要求批评性地检讨当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长期以来,中国大量使用西方创建的学术术语和评判标准,致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在学术、学科体系中受制于人,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尴尬境地。面对这样的困境,哲学社会科学界应在深刻了解自身缺陷的前提下做好中国特色学术话语的建构。哲学社会科学界必须设法破解西方话语的陷阱,尽最大努力消除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的不良影响。我国在国际社会遭受的“中国威胁论”“债务陷阱”等话语指责和攻击,很大程度是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话语先发优势导致的。对此,我们必须向国际社会指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话语的霸权性、揭示其行动与言论相矛盾的地方,跳出其话语陷阱。摆脱对西方学术话语的过度依赖,跳出西方学术话语的逻辑陷阱,破除西方学术话语桎梏,是打造成熟学术话语的基本自觉。当然,西方知识界几百年来在神话缔造方面成绩斐然,其中有不少值得哲学社会科学界借鉴的地方,如其精巧的设计,精确的衔接,要彻底破除这一神话,需要精细一些操作,不能野蛮拆迁。学术自信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话语打造的重要品质,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界熟练运用已有的话语资源,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概念界定和理论阐释,突出中国学术话语的价值和内涵。话语资源是打造成熟学术话语的思想源泉和重要依据,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话语的资源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理论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历史资源和新时代以来伟大变革的实践资源等。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闪烁着真理的耀眼光芒,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准确把握了三大历史阶段不同形式的共同体,在价值遵循和目标指向等方面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中华上下五千年,先辈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厚的智慧结晶,“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亲仁善邻”等理念历久弥新,在当今世界交往中仍旧适用,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话语构建提供了丰厚的文明基因。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积累的胸怀天下的宝贵经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话语构建提供了充分的历史基础。新时代,战胜的一系列风险挑战考验,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贡献的解决诸多人类共同问题的中国智慧、方案和力量,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话语构建造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源。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至今具备强大的人才储备基础,为打造成熟学术话语提供了人才支撑。充分运用和挖掘这些话语资源,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进行系统的学术阐释,为其奠定成熟的学术话语基础。

.塑造强大的国际传播能力。

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情况依旧存在,要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良好话语建设同样需要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从传播主体和传播方式两者入手,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塑造强大的国际传播能力支撑,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传播效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话语主体是话语传播的主力军,扩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传播的话语主体,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传播的话语合力,是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力量的重要一环。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话语传播中,领导人讲话、政府部门和官方媒体宣传是主要方式,这种以官方为主的传播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和不足。官方赋予的身份地位可以确保信息具备公信力和传播价值,增强国际传播的量级,但官方为主的话语主体一定程度削弱了“田野中国”和“乡土社会”的话语生命力。为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传播需要进一步丰富话语主体,如发挥各类国际组织、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学术机构乃至海外华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国际传播中的积极作用,使其更接地气,更具渗透力。事实上,各类非官方话语主体的作用发挥并不意味着弱化官方话语主体的作用,而是要实现两类话语主体的协同配合,提升其融合度,从而最大程度发挥两者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国际传播中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