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的思考与建议

更新时间:2023-07 来源:网友投稿

近年来,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有了长足发展,农村公路交通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基本形成了以县乡公路为骨架,通村公路为脉络,四通八达、出行便捷、货畅其流的农村公路路网格局,为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但是,由于上级对农村公路建设投资消减,地方配套资金匮乏,超限超载车辆碾轧等人为破坏,加之年久失修、超期服役,农村公路和桥梁损坏现象严重,造成新一轮群众出行难问题。为了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围绕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如下思考与建议。

一、我县农村公路的基本现状

县地域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万人。下辖个乡镇,个街道办事处,个行政村,个自然村,属国家级贫困县。全县现有农村公路总里程.公里,按行政等级划分:其中县道公里,乡道公里,村道.公里。按技术等级划分:全县有二级公路.公里,三级公路.公里,四级公路.公里,等外公路.公里。全县现有农村公路桥梁座延米。其中县道拥有桥梁座延米,乡道拥有桥梁座延米,村道拥有桥梁座延米。

 二、农村公路、桥梁损毁原因

 我县农村公路、桥梁建设起步较早,“村村通”道路始建于年,于年月底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通油路,顺利通过省政府的验收。目前,我县村级公路总里程已达多公里。通过调查统计,近几年村级公路特别是“村村通”道路损毁严重,%以上的村级公路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乡、村道路有的面层已经不存在,坑槽较深;大部分桥梁桥台裂缝、空心板塌陷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造成了新一轮的群众出行难问题。农村公路损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技术标准低,年久失修。我县乡村级公路大多是年以前修建,大部分桥梁修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属于当时的农业生产桥,当时设计标准和技术含量偏低,加之养护资金短缺,村道处于失养状态。二是超限超载车辆碾压,车流量增多。近几年农村经济有了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建材需求量增加,大吨位车流量剧增,特别是超限超载车辆,对农村公路造成毁灭性损毁。三是农村公路排水设施不完善。调研发现,乡村公路过村路段损毁较为严重,原因是过村路段没有排水设施,公路两边居住群众为了便于排水,宅基越垫越高,一到雨季,雨水就直接排在路面上,长时间在水中浸泡,特别是冬季往路面堆积雪,致使路面损毁很快。

---此处隐藏3094字,下载后查看---

五、对策与建议

、加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投入。

认真贯彻落实省交通运输系统南阳农村公路工作现场会精神,借鉴信阳、南阳等外地经验,按照《河南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条例》要求,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不低于县本级年度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为了避免省厅扣减农村公路项目,县级养护资金要按标准足额到位。

、明确农村公路养护责任主体。改变“农村公路养护是县政府和交通运输部门的事情”的错误认识。认真落实“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三级养护体制,各乡(镇)要建立乡(镇)农村公路养护机构,具体负责本辖区内乡、村道路养护,达到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县政府要将农村公路养护纳入每年乡镇目标考核,提高乡镇政府参与农村公路养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改变农村公路建而无人管的局面,最终形成齐抓共管局面。

、多方筹措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确保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足额到位。我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少,投资渠道主要是国家政策专项投资、地方财政投入,因此,一是要确保每年农村公路项目财政配套资金要到位;二是要整合发改委、交通、扶贫、林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工程等涉及道路建设资金,实行捆绑使用的办法,用好、用足每一分公路建设资金,充分发挥有限资金集中使用的作用,为农村公路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打造高标准、亮点工程,不断完善我县公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