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的探索历程

更新时间:2023-10 来源:网友投稿

重视调查研究、勤于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D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回顾D的百年历史,调查研究一直起到推动D了解国情、促进D科学决策、优化D的作风等功能,是否重视调查研究直接关系到D的建设和D的事业的兴衰成败。梳理中国共产D调查研究的探索历程并总结有益启示,对于继承和发扬D的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准确把握调查研究的内在要求,以及对于新征程上开展好D的调查研究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调查研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推进

是我们D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在20世纪初,还在长沙第一师范学院学习时就认识到调查研究的重要性。1917年,他和同学肖子升离开学校,用1个多月的时间到长沙、宁乡、益阳、安化和沅江5县进行游学考察。D成立之后,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D人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始终注重调查研究,以调查研究深化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

第一,建D初期中国共产D进行了调查研究的初步实践。D成立之后,为了了解工农疾苦,倾听群众心声,也为了积极宣传D的思想理论,早期中国共产D人积极深入工农之间开展调查研究。1921年秋冬到1922年9月初,先后三次到安源调查,并和刘少奇、李立三等一起领导安源路矿工人运动。1923年6月1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会通告第三十三号(以下简称《通告》)明确提出调查农民状况的要求。《通告》指出:“我们马克思主义者,最注重的是事实,所以我们非做一番切实调查的工夫不可。”1925年初,因病回韶山休养,这期间他广泛深入群众,对韶山地区农村的政治、经济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写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该文奠定了阶级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发端的重要标志。1927年,为了弄清各地蓬勃兴起的农民运动究竟是“好得很”还是“糟得很”,考察了湘乡、湘潭、衡山、醴陵、长沙5县的农民运动情况,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报告热情讴歌了农民的革命斗争,激烈抨击了对农民运动的诬蔑和攻击,以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教育了对农民运动有错误成见的同志。《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的群众观点,也为D的群众路线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这一时期其他中国共产D人也对调查研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1922年6月,彭湃回到家乡海丰县赤山约,成立了海丰总农会领导农民革命斗争。1923年1月海丰总农会发布的《海丰总农会临时简章》《约农会简章》特别对调查研究机构进行了规定。《海丰总农会临时简章》明确规定农会成立调查部。《约农会简章》规定设立“调查员若干人,专任调查本约内农民生活状况及一切与本会相关事务”。1923年7月,由彭湃起草的《广东农会章程》再次明确成立调查部的要求,并规定了调查部的职责是“调查农村户口、耕地、收获及其他农村状况”。彭湃本人也积极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撰写了《海丰农民运动报告》。彭湃在这篇报告中分析了海丰社会的阶级状况,揭露了地主压迫农民的真相,从理论上阐明了农民运动必然发生和发展的根源。

这一时期D成立不久,但已着手通过调查研究认识中国阶级状况以及工人和农民的生活情况,对中国国情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尽管这一时期D还比较“年轻”,调查研究工作还没有引起全D的重视,但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D人的探索实践已经引起D内的关注,并为之后D推进调查研究工作奠定重要基础。

---此处隐藏9302字,下载后查看---

“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理论创新必须从社会实践中破题”。建D百余年来,D一直注重通过调查研究认识中国国情、创新发展D的理论,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都注重身体力行,以上率下,为推动调查研究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索,推动D的调查研究在理论上不断丰富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探索。在这一过程中,D自身不断走向强大,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持续推进。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化D的建设,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D的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

第一,树立调查研究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夯实调查研究的思想基础。人的正确思想不能从天上掉下来,也不是从头脑里冒出来的,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从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中来。实事求是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认识论,百余年来中国共产D“将实事求是思想原则灵活运用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而坚持调查研究则是D坚持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我们D在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唯有重视调查研究、勤于调查研究、善于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才能不断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深化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发展规律的认识。当前,我们已经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但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西方国家遏制中国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越来越高。新征程上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等都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调查研究,各级D委和D的领导干部尤其要树立调查研究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把调查研究作为做出重大决策、制定规划的必要环节、必经程序,以调查研究推动科学决策,破解D的建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各种难题。

第二,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运用好科学的调查方法。科学运用好调查研究方法是开展好调查研究的应有之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调查研究方法——如典型调查法、开调查会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注重让身边的工作人员出去搞调查,尤其是利用警卫人员回家探亲的机会调查了解农村情况。进入新时代,指出:“过去常用的‘蹲点调研’、‘解剖麻雀’的调研方式依然是管用的。”还强调,调查研究“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一得自矜、以偏概全”。就联系群众来说,“要借助现代信息手段建立联系。网站、网页、博客、laobiganer.com、微博、AAA等手段都应该用,只要能联系群众,就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新时代开展调查既要注重运用科学方法,在坚持走访、蹲点、开座谈会等调研形式的同时,要适应当今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特点和要求,提高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的能力,通过运用科学方法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挖掘出来。

第三,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着力提高调查研究实效。调查研究是D的作风的集中体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D人在开展调查研究中始终注意坚持问题导向,甘当小学生,到百姓家里、到田间地头,耐心请教。1930年在《寻乌调查》中,谈到两位向他提供调查材料的老先生时由衷地说:“多谢两位先生的指点,使我像小学生发蒙一样开始懂得一点城市商业情况,真是不胜欢喜。”1941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特别强调要力戒空疏,力戒肤浅,扫除主观主义作风。我们必须看到,当前调查研究中的确存在诸多不良现象,如我们常见的“蜻蜓点水”式调研、“钦差”式调研,也有的领导干部为调研而调研,甚至扎堆调研、作秀调研,给基层造成沉重负担。“有的领导干部不是去向实际找答案,而是带着答案去找支撑,颠倒了调查研究与决策的关系。”新时代开展调查研究尤其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体来说: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调查研究就是掌握和了解实际情况,问题意识是否到位直接影响调查研究工作的成效。因此,开展调查研究要突出问题导向,尤其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难点问题,以及本单位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善于把认识和解决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二是必须坚持D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领导方法表明领导者要依靠被领导者群众的实践来认识世界,又必须依靠群众的实践来改造世界。”在调查研究中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求D员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中要带着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的真情开展调查研究,真心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尤其做到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三是做好调查研究成果运用。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研成果能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针对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要形成调研报告,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使调查研究成果真正服务于D和政府的决策,推动调研成果真正落地落实。

第四,完善调查研究制度。建立调查研究制度是实现调查研究工作常态化的基本保证。长期以来,我们D在推进调查研究过程中为建立健全调查研究制度进行过积极的探索。如2023年3月发布的《关于在全D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等。新征程上深化调查研究制度建设,各级D组织除了要坚持和完善重要决策调研论证制度、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等制度之外,还需要依据《关于在全D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的要求,制定具体的调查研究制度,规范领导干部调查研究的工作程序,明确调查研究中的纪律要求,并规定违反调查研究制度的处罚措施。各级D委和纪委需要加强对调查研究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出台专门的关于调查研究的D内法规,进一步推进调查研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