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蕴

更新时间:2024-05 来源:网友投稿

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当代中国实际,总结D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积累的历史经验,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一切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建设物质富足基础上的现代文明

人类在物质生活方面的进步,不仅体现在产品数量的增长,更体现在产品分配的公平状态。基于对资本现代性的批判和反思,马克思恩格斯在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中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为了保证全体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从而使全体社会成员都“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分配和管理,并通过有计划地经营全部生产,使社会生产力及其成果不断增长,足以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得到满足”。资本主义导致了两极分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本质要求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共同富裕的思想,如《礼记·礼运》中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诗经·大雅·民劳》提出“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小康社会理念。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之一,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思想高度契合。不同于西方资本主导下两极分化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追求少数人、少数地区的富裕,而是追求全体成员能够共享现代化成果的共同富裕。实现物质富足必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国式现代化所追求的物质富足并不是整齐划一、同时同步的富裕,而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总体来说,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导向,为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普惠性的利益基础。这一目标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折射出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物质文明新理念,为建设现代文明奠定了物质基础。

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现代文明

从人类文明发展视角来看,民主是蕴含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文明核心价值,其本质是保障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我实现与自我发展。马克思很早就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他认为,资本主义的民主本质是“真专制与假民主”的结合。在西式民主的运行过程中,选举被金钱牢牢控制,社会大众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进入休眠期,这严重背离了民主的原初价值。

D的二十大报告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民本传统,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重民、爱民、利民的传统民本思想的守正创新。中国共产D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西式民主不同,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强调国家的权力来自人民,确保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由之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越性,一方面体现在能够保证人们平等地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决策权等一系列民主权利,充分彰显民主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另一方面,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托“全过程”的运行机制,使民主实践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相互支撑配合,民主原则按照规范化、程序化的方式推进,保证民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覆盖、全方位的真实民主,以其独特优势和治理效能超越了西方金钱。全过程人民民主真正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的民主精神、素质、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打破了西式民主与人的发展之间的悖谬,成功开辟出人民当家作主的文明新形态,为建设现代文明提供了保障。

---此处隐藏2489字,下载后查看---

实现社会和谐安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目标。西方式现代化本质上是资本主导的现代化,社会当权者的利益倾向是为少数人和少数利益集团服务的。因此,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堆积,甚至带来不同阶层、不同种族群体之间的激烈冲突。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剖析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提出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由自由人联合体构成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都实现了和谐,人由此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同之世”“天下为公”等社会观,强调维护社会安定和谐,满足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社会价值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和谐社会,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式现代化聚焦于共建共治,重视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同时,打造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式现代化避免了西方式现代化所导致的社会关系紧张化困局,将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关联起来,追求维护全方位多领域的和谐统一,为建设现代文明提供了社会基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文明

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性。这一特性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一种以实践活动为中介的相互塑造关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进程来看,西方式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类文明的演进与转型。但是,由于受资本不断追求增殖的驱动,西方式现代化把自然仅仅视为征服与改造的对象,无休止地掠夺自然资源,引发了一系列制约人和社会发展的环境危机。

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以生态良好为导向,主张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这与中国式现代化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相契合。一方面,良好的生态能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人民由过去的“求生存”变为现在的“求生活”,对天蓝、地绿、水清优美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必须在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切实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另一方面,要将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使生态产品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并非不可兼得。经济发展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同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人民在切实享受生态产品价值的同时,也能在优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丰富自身情感体验。中国式现代化不仅突破了西方式现代化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而且科学回答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新路,为建设现代文明构建了生态屏障。

中国式现代化在统筹推进五大文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崭新现代化发展道路,避免了西方物的现代化所导致的人的缺失与错位,努力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目标。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成就,丰富了对文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而且谱写了人类文明形态的新篇章,为世界现代化进程注入了强劲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