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红色文化资源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3-11 来源:网友投稿

红色文化资源是指从中国GCD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中国GCD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共同创造的革命文化资源。市作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辖区内遍布着十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蕴藏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革命传统。用好用活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对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至关重要。

一、市红色文化资源的现状和特征

(一)资源数量丰富,位于全省前列

首先,市共有红色遗址166个(16个州市共1889个)。其中,重要党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62个,如:中共云南地下党建党旧址、宜良火车站地下联络站遗址等;重要党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44个,如:闻一多殉难处、李士娘地下交通联络站旧址等;革命领导人故居11个,如:朱德旧居、张天虚故居等;烈士墓16个,如:黑龙潭革命烈士陵园、茨坝小哨红军烈士墓等;纪念设施33个,如:东川拖布卡镇树桔红军渡长征纪念馆、寻甸(嵩明、富民)红军长征纪念馆(碑)等。公布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91项,列为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国家级6项、省级12项、市级13项。其次,昆明非物质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如: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西南联大教育救国的故事、闻一多最后的演讲舍生取义的故事、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故事等。这些红色文化资源铸就了薪火相传的精神谱系。(二)空间全域分布,地域分布不均

就数量而言,行政区均有红色遗址分布,其中石林县分布最多,有28个,东川区分布较少,只有2个。主城区主要集中在五华区,遗址知名度和利用率较高,五华区10个红色遗址中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多集聚于翠湖和五华山周边;县(市、区)主要集中在石林县、晋宁区、宜良县。就价值而言,影响较大的红色遗址主要集中在昆明主城区和红军长征经过的区域。

---此处隐藏4201字,下载后查看---

第一,健全政策法规,提供组织保障。在系列上位政策法规的指导下,出台《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条例》。成立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跨部门协调重大事项,形成文旅、宣传、组织、党史多部门联动态势。按照分类保护原则,设革命遗址保护利用”“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革命纪念类备案博物馆和纪念馆保护利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护利用工作小组;聚焦红色资源开发利用,设红色历史文化挖掘”“长征文化公园建设”“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红色文艺和文创产品创作工作小组。第二,加大资金投入,鼓励社会参与。协调市、县(市、区)两级财政,加大对红色遗址修缮、革命文物消防安全、红色景区开发等基础性投入。充分发掘红色文化,争取省级项目立项,寻求上级资金支持,如:2016年,寻甸县对鲁口哨4·29渡江令发布地遗址进行申报立项,获省扶贫办批准实施鲁口哨革命老区红色幸福家园示范区项目,兴建了很多纪念场所及配套设施。除政府补助外,鼓励采取政府主导与社会捐资捐赠、社会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

(二)建立多维度保护利用体系第一,建立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对涉及红色文化的革命遗址、器具、文献、人物、历史事件、规章制度等各种形态的资源进行全面普查,重视口述档案的收集,科学、全面、准确、及时地进行数据调查和采集。建立专门数据库,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并著录、标引后分类存储,为昆明红色文化研究和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做好充分的数据准备。对一些灭失损坏的红色遗迹进行相关信息采集,通过数字化技术恢复原貌,防止其影响力完全灭失。第二,形成分级、分层保护机制。首先,评估每项红色遗址的综合价值和本体条件。其中各级文保单位、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为一级,综合价值较高、中等、较低且实体尚存的资源分别为二级、三级、四级,实体损毁或灭失的资源为五级。对一、二级资源进行指定保护,三级资源进行登录保护,四级资源进行规划控制,五级资源进行保护性展示。其次,形成”“”“线”“,即市域主题片区主题线资源点联动的四层次保护利用体系,在每一个空间层次上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其他文化资源的联动性,重视保护与红色文化资源相互依存的文化景观、自然环境。

(三)推进重点红色文化项目建设第一,实施红军长征过昆明重点项目。首先,以《云南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为指导,专门编制《红军长征过昆明遗存保护利用规划》,对禄劝等入选国家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长征片区的8个县(市、区)进行统筹规划,重点推进皎平渡、柯渡两大核心项目建设,重视六甲之战陈列馆、普渡河战斗遗址、石板桥阻击战遗址等其他代表性遗址的修缮改造及展览提升。对涉及的24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重点保护,围绕保护维修、展示提升、红色旅游、红色文创和艺术创作等多个方面开展项目建设。其次,将红军长征文化线路作为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四条文化线路之一,按照五个文化单元,即安宁晋宁单元、石林宜良单元、嵩明富民单元、寻甸禄劝单元、东川单元,进行整合打造。再次,建设红军长征过昆明纪念馆,宏观反映中央红军和红军二、六军团过昆明的历史事件,改变单纯依靠柯渡纪念馆、皎平渡纪念馆(现转移至杉乐纪念馆)等孤立展览展示的状况。同时,重视红军长征过昆明的宣传教育,在《威逼昆明 巧渡金沙——红军长征过昆明资料汇编》《红军长征过昆明》等书籍的基础上,出版发行非学术研究型的科普读物。第二,实施环翠湖红色文化圈项目建设。翠湖作为昆明主城区的重要文化名片,集聚着一批著名的红色文化资源。沿翠湖、五华山一带,有革命旧址、纪念馆类4处,即中共云南地下党建党旧址、云南起义纪念馆、云南解放纪念馆、抗战胜利纪念堂;大学、讲堂、名人旧址类4处,即西南联合大学旧址、云南陆军讲武堂、朱德旧居纪念馆、北门书屋;一二·纪念类2处,即一二·四烈士墓、纪念馆。与其他博物馆群落、文化古迹(共30余处)共同构成了环翠湖15分钟文化旅游圈,形成了一池翠湖水,半部昆明史的文化效应。应充分利用集群优势,梳理其时间序列和联系,理清昆明红色业绩发展的历史脉络,开展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推广,打造环翠湖红色文化圈。

(四)高质量发展红色旅游

第一,提高景区服务水平。加快完善道路、停车场、洗手间、标识牌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游客中心服务质量,营造交通便利、舒适温馨的旅游环境。规范红色景区管理,以体现红色文化资源的政治、文化、教育价值为目的运营景区,确保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杜绝诱导消费、复制抄袭等商业化行为。将红色文化资源用新、用够、用透,邀请省内外专家撰写导游词,讲解员要用规范话语表达红色文化内涵,严禁为迎合游客口味而扭曲事实、以偏概全、恶意解读、哗众取宠。第二,推进智慧旅游。运用新媒体技术,在5G基础上,运用物联网等新媒体数字技术开发智能导览,打造互联网+革命文物、红色故事,通过历史场景数字再现,还原革命历史遗迹原貌,提升红色文物的展陈效果。将现代数字技术与艺术形式无缝对接,运用VR技术,通过沉浸式体验和参观,让人们了解历史事件、领悟革命精神。第三,打造特色产品。首先,通过分析比对、分类串联,持续升级1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开通红色公交线路,打造爱国主义专列,在途经红色遗址的地铁站张贴海报,通过图片、视频讲述红色故事,形成熟脸效应。其次,指导红色旅游景区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创排一批红色革命题材文艺精品,开发一系列与红色历史文化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如:陆军讲武堂开发的讲武堂雪糕、冰箱贴和军用水壶备受喜爱。再次,开发红色旅游+生态观光+康体养生+户外运动+研学实践+非遗体验等优质项目,扩大红色旅游的价值外延。将红色旅游与自然风光旅游结合起来,增强集群效应;将红色旅游与以农家游、采摘游、农业观光为主的乡村特色旅游结合起来,助力乡村振兴;将红色旅游与民族特色游结合起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