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三重合力”的思考

更新时间:2024-11 来源:网友投稿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场所,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工作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筑牢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也有利于高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但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互联网的发展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带来新挑战,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也未能适应学生实际需求,建设主体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只有高校率先打牢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教师队伍抓稳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学生社团协助拓展意识形态建设路径,“三重合力”共同参与才能保障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1]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大问题,如何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武装大学生的头脑,确保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是高校亟待深入研究和妥善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筑牢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意义

随着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愈发激烈,高校已成为重要的意识形态建设对象,培养青年大学生这一群体,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建设,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高校教书育人和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1.有利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也愈发严峻。一方面,西方国家借助其网络技术优势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大肆宣扬西方的价值观念,尤其是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校更是成了西方敌对势力的重点渗透对象;另一方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加,同时一些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文化也逐渐传入国内,对涉世不深、分辨能力不强的大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他们容易被网络上有悖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言论误导,进而削弱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此处隐藏3664字,下载后查看---

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学校是所有工作的主要策划者和直接承担者,只有学校首先打牢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才能为后续工作提供可靠的资源和平台。第一,学校应加强高校的网络计算机设施建设,搭建“红色网站”互动平台,用主流意识形态和正确积极的思想文化占据网络阵地。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网络的广泛性和实时性恰好也为高校意识形态的建设提供了机遇。高校可以通过“红色网站”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使他们深入了解和认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理论创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可以在“红色网站”上搭建师生平等交流和学习的通道,使同学们能够与老师和其他同学们实现互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牢牢占据大学生的内心世界。第二,学校应加大校园舆情监管力度,避免各种反动和有害信息进入校园。如今别有用心者对我国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情况越来越严重,高校应做好顺应当今社会发展趋势,改变滞后的工作手段和方法,加强校园信息尤其是网络信息的管理和监督,一方面安装监控系统软件,拦截和删除包含反动内容、不健康内容等有害信息,通过技术手段切断校园网与不良网址的通道;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正面引导,及时为学生解疑释惑,向学生发布正确的信息,鼓励党政工作者开设校内讲座和网络频道,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对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视程度,共同参与到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工作中。

2.教师抓稳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高校教师是与青年学生接触最频繁和深入的群体,常年处在科研教育的第一线,教师的思想态度和行为举止都潜移默化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念的生成,因此教师对于高校意识形态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高校教师做好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优良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一,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之前,教师首先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坚定的信仰,要意识到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形势错综复杂,警惕敌对势力借用“学术自由”的名义,利用课堂、论坛或讲座宣向学生宣扬错误的价值观念与政治观点,要在学术问题、思想问题、政治问题的区分上认清界限,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坚定正确的价值选择和政治信仰,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切实运用到教学和生活中,为广大学生作出良好的表率。第二,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要注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创造性,避免“公式化”“教条化”的弊病。教师应摒弃“假大空”的说教,而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紧密贴合生活,解释现实问题,因势利导,站在学生的立场理解学生、帮助学生;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将教育融入交流之中,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在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的前提上再加以正面的理论引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

3.学生社团拓展意识形态建设路径

高校社团由一群有着相似的人生经验和兴趣爱好的青年大学生所组成,是校园文化的主要传播群体,许多大学生与其联系紧密或参与其中,因此高校的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群体中所产生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更是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第一,高校可以扶持建设“红色社团”,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为核心主旨,开展大学生乐于接受和参与的社团活动,通过学生社团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形成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从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引导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扩大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的影响力。第二,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化,思想价值观念尚未发展成熟的大学生极易被网络舆论误导,这就需要及时进行信息监管与舆论引导。高校可以选拔和培养一批政治素养优良和宣传能力强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其成为广大学生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红色大V”,一旦发生一些社会不良事件,这些“红色大V”可以在信息传播的初始阶段就对网络舆论做出正面的引导和解释,为其他学生网民提供积极的意见参照,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新生代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