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范高科技金融犯罪 2
2.用好政策空间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5
3.为海洋经济添金融活水(银行党委书记、行长) 9
---此处隐藏17510字,下载后查看---
年我国经济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表现最好,但尚未完全恢复,不宜盲目乐观。根据经济循环理论,“微循环”的顺畅是实现“中循环”“总循环”畅通的基础。今年推进“双循环”首先要保“微循环”畅通,这就需要为企业提供充足流动性,维持企业资金链不断裂和生产不中断。
基于以上因素,当前更加迫切需要宏观政策“不急转弯”,应保持足够力度,稳定市场预期。财政政策应体现托底效应。整体上,今年上半年财政支出规模应基本稳定,维持在相对高位,合理确定赤字水平,并保持专项债发行规模,加快专项债支出进度。结构上,转移支付、财政贴息、减税降费等政策适宜延至上半年,视经济运行状况在下半年适度调整。货币政策应在稳健的基础上灵活精准、合理适度。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应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通过再贷款、定向降准等方式,精准引导信贷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乡村振兴、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对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区域,可进一步出台阶段性倾斜政策,加大财政补贴、专项债券、减税降费、信贷资源、考核减免等支持力度,助力当地经
济更好恢复。更加注重政策的协同性。加强宏观调控的系统统筹和协调合作,增强各项政策的相互支撑和有机衔接。避免出现部门化、碎片化、单兵突进式调控,更要避免“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这种两极分化的调控政策,提高政策传导效率和整体调控效能。
在宏观调控中应把握好以下关键因素。一是在疫情防控中进一步发挥科技支撑作用。xxxx年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充分彰显了制度和治理能力的优越性,但也必须看到,我们存在的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农村防疫水平相对薄弱,快速响应和主动报告机制、预警网络尚不健全等。应认真总结经验,抓紧补短板强弱项,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建立数字化防控体系,形成以医疗卫生、应急保障为核心的全国统一防控网,用好智慧政务等科技平台,实现对群体流动、人员轨迹等的精准化管理,避免简单化、扩大化、“一刀切”式的防控,有效降低行政和社会成本。二是立足保民生,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应细化财政支持政策,引导各省区市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企业加强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对其他企业,应充分发挥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尽快落地减税降费惠企纾困政策,如提高所
得税起征点、扩大税收优惠范围、阶段性降低受冲击行业税率等。可适度延长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期限至上半年,支持金融机构依托大数据加强金融创新,适配中长期限、信用占比高、风险可控的金融产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改进绩效考核机制,鼓励通过信用贷、无还本续贷等措施,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提高不良考核容忍度,出台加快不良资产核销处置政策。三是提高房地产调控区域差别性。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在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的前提下,注重通过税收等财政政策解决房地产结构性问题。“三道红线”和贷款集中度“两个不高于”等调控政策要因城施策,对热点城市强化资金流向监控,防止市场过热;对二三线城市适度优化限购限贷等政策,满足刚需。应加快出台住房租赁市场支持政策,尽快明确土地供应、税收优惠等具体配套措施,加速培育住房租赁市场,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四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防范化解风险的关系。当前要把化解存量风险、减少增量风险作为调控的首要任务,避免片面强调市场化和打破刚兑、简单调控引发次生风险,以稳定经济恢复和增长预期。应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维护债市稳定。各市场主体都应增强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高度重视金融环境、信用环境建设,主动作为,与市场主体协同,共同稳妥化解债券违约风险,增强投资者信心,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为“十四五”开局起步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