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社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相应地,社区承担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大量挤占了社区服务居民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社区服务群众的效能。为适应时代发展,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刻不容缓。
一、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现状
以我工作的街道为例:街道作为我区主城区所在地,下辖6个城市社区,核定社区工作者76人,截至今年9月在岗69人,今年拟退休2人。学历方面,各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学历大专及以上学历占93.2%,党委书记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了100%。年龄方面,每个社区均有35岁以下干部2-4名,45岁以下占77.3%。
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队伍结构不合理。其一,年轻干部定力不足,由于薪酬待遇、发展空间等原因,干部队伍不稳定,年轻干部流失严重。部分社区工作者偏年轻化,尤其新进“两委”班子成员有学历差阅历,在处理突发性急难险重任务时显得力不从心。其二,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目前社区工作者中,男性27名、女性42名,男女比例约为1∶1.6。近两年来,退休人员均为男性。思想作风建设有待加强。有些社区干部安于现状,进取意识不强,对自身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工作落实有差距。有些社区干部对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够重视,没有倾听群众呼声、积极主动为民服务。部分社区工作者对于工作职责监管等,存在一种“人情”思想,没有很好地将“法与情”相协调。
---此处隐藏1045字,下载后查看---
深度服务居民不够。基层工作任务繁重,行政事务多。社区长期承担各级部门常规性、突击性基层事务,大大超出社区承接范围和能力。创建达标多。社区忙于搞创建、整台账,一定程度上致使社区没有精力深度服务居民。机构牌子多。将“是否挂牌”列入考核评价重要指标,形式主义挂牌问题有所抬头,部分挂牌机构名存实无。属地责任多。涉及急难险重问题,有的部门以属地管理为由将困难甩锅基层,转而扮演“裁判员”角色。
三、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对策建议
优化管理“方向盘”。一是招录政策人性化。按照《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湖北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的指导意见〉》(鄂政法〔2023〕19号)文件精神落实好网格管理及社区安排其他等相关工作。基于工作需要,鼓励男同志报考,男女岗位分别录用。二是落实区级人员储备机制。在公开招聘过程中,按照1:1比例纳入社区工作者储备库,相关街道社区工作者因离职或退休出现空缺时,可从储备库人员中进行递补使用。三是拓宽来源渠道。在社区“两委”班子成员选任过程中,注重通过基层选拔、社会选优、组织下派等形式,将优秀人才选拔到社区“两委”班子。四是优化激励机制。科学制定社区干部绩效考核方案,明确考核机制结果运用。综合运用公务员招录、党员发展、“两代表一委员”推荐等举措,拓宽职业发展通道,强化政治激励关怀。
推进社区“减负增效”。一是职责下沉准入机制。根据《区委关于深化新时代党建引领加强城乡基层治理的实施意见》(区发〔2020〕4号)文件,按照科学规范属地管理,制定职能部门职责下沉准入制度,职能部门拟交由街道、社区承办的工作事项,须在“权随事转、人随事转、费随事转”的前提下,报区委、区政府研究同意后实施。二是基层治理专业化。大力培育和完善专业性、公益性社会组织,推进社会组织合理合规有效承接政府转移职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设立项目等方式,让社区拥有更多精力和时间抓服务、抓自治。三是基层治理数字化。借助大数据平台、数字化应用等,加快“智慧社区”等建设,提高社区工作效率。夯实“思想之舵”。一是强化党性原则。社区干部要不断加强思想建设和党性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职履责。二是压实责任担当。加强廉政教育,切实增强社区干部责任心,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筑牢思想防线,不断提高队伍综合素质,提高抵御腐败侵袭的能力。
拓宽成长的“路子”。一是开展“全覆盖”轮训。围绕“抓培训、强素质”的工作目标,按照“全员、精准、有效”的工作要求,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科学制定学习计划。二是邀请“土专家”授课。有计划地邀请身边的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优秀党务工作者登上讲台,围绕社区基层党建、精细化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现身说法、传授经验。三是注重“日常学”。从社区“两委”干部和工作人员能力素质培养入手,依托“星光课堂”青年夜学平台,量身定制学习套餐,补足“精神之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