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助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文化体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知识智慧与理性思辨的高度凝聚。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文化标识,是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契合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实践需求,契合人类社会向着更加美好未来发展,契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精神生活的现实需要。
一、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彰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现实要求
中医药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医药学在理论与实践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健康养生理念与实践经验,具有人文与生命科学相融合的属性,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与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要适应时代需要,继承好、发展好中医药,凝聚民族精神力量,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服务。
1.赓续人民精神力量的思想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现实需求。中医药文化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生命观、健康观和方法论,包含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生活方式,以及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代表人物等。中医药文化不仅是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内在精神和学术基础的统一,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同样,中医药文化本质上也是象征民族精神力量的生命文化,是人民生命创造力的高度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要在遵循中医药文化所蕴含的精神理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的基础上,注重中西医协同发展,开拓中医药文化发展的新领域、新方向,构建新观点、新学说,推动理论与临床诊疗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的融合。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通过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健康文化的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认同感和幸福感。
2.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医药文化的思维特点是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例如,中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集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是先进文化互相交融、积淀思考而成的。《黄帝内经》所确立的中医药学“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四时阴阳五脏”的医药学研究模型、“以人为本”的医药学研究对象、“以平为期”的医药学临证活动指标、“生生不息”的医药学目标是中医药文化理论体系的基础,是生命文化哲学思维经过漫长的时期向医学渗透的文化发展,与生产力水平、民族价值观、文化结构、医药学文化思维、医药学科学技术水平发展密不可分。新时代中医药文化要以继承发展为主线,系统研究中医药典籍、文物、古今名医学术思想和文化内涵,梳理中医药文化源流;重视对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和深度挖掘,研究中医药文化内涵和原创思维;完善中医药文化理论构架,厚实中医药文化底蕴,拓展中医药文化视野。通过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药文化在理论层面与中华文化的同构性,及其在实践层面体现的群众性,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提供健康文化价值理念和思想保障。
---此处隐藏3681字,下载后查看---
3.促进世界人文合作交流的重要纽带。历史上,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一直都是中国对外开展文化科学交流、贸易往来的重要纽带。自汉代以来,中医药在中国周边国家以及东南亚、西域范围内都有广泛的影响。中医药文化具有丰富的人文属性,是中医药文化与世界民心相通的价值理念,体现了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道德规范。中医药文化价值观蕴含独特的生命观、养生观,提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的“治未病”思想,主要包含精神养生法、药食养生法、传统运动养生法、起居养生法、针灸养生法、按摩养生法等养生方式;倡导顺应自然、道法自然、药取天然的价值观念。中医药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倡导仁心仁术,重视心理层面的交流和关怀,医疗服务以“简、便、廉、验”著称,具有独特文化特色和医疗优势。中医药文化作为民心相通的“健康价值观”,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传播,为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多元文化实现和谐共存、共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三、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优势及作用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
中医药文化从理论层面和系统范畴中所展现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认识论和“天人合一”的整体论,即中医药文化从精神层面更为关注“病的人”,而非“人的病”。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更多的是关照人与身体、与心灵间的意识形态,是对自然、社会环境的深切感知,体现的是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通过具有哲学思维的诊疗理念而形成的行为方式,能够很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的高质量发展。1.具有防病为主的健康观念。人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命的个体要在寻求自然的规律中协调平衡。中医药文化注重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生命规律的改善和调节,讲究顺应自然,通过对自然的认识和使用自然的药物,调节身体的精、气、神等各项身体机能,达到身体机能的整体统一。《黄帝内经》中记载“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体现的就是中医药文化独特的“治未病”健康观念,是先进的科学思想。所谓“治未病”,可以概括为“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两方面的内容,讲究在疾病未发生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防止疾病的发生;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则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治未病”健康观念还强调“治病求本”“扶正祛邪”等的思想,体现在:生活起居要与气候的周期性变化保持同步,饮食要定时定量;精神情志与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精充则气足,气足则神会,正气充足则邪不可犯;增强体质可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发生,要注重开展药物预防和人工免疫。对于已经发生的传染性疾病,核心是要隔离疫源,避免病邪。疾病先兆症状要早期诊治,讲究“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提高正气抗邪能力,注重精心治疗、悉心护理。中国GCD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提出的“控制源头、切断传播途径,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策略,体现的正是中医药文化中的“隔离疫源”的思想观念,成为传染病防控的治本之策、彻底战胜疫情的关键之举。
2.蕴含内化自律的道德属性。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对个人道德的修养与自省,从人文伦理建立之初,“德”的理念就是圣人的标准。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道”是体,“德”是用。“德”是“道”的体现;“道”是“德”的本性。中医药文化十分注重个人“道德”的养成,认为“德”不仅仅是社会行为规范,更是养生防病治病的手段,认为“德”是长养人类生命能量的“正气者”,能提高免疫能力,如果长期正气不足就会引起很多疾病。天德养神、地气养形,“德”对于人类的健康生存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具有良好“医德”是医者内化的道德要求,医学道德规范是调整医者与患者、医者之间以及医者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体现的是对人的生命内在质量和价值的关怀与重视,是新时代所需要的医学人文关怀精神的实质所在。此外,中医药文化倡导大众加强对自身疾病防控的意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遵循合理的作息规律,对疾病的预报和治疗讲究自律、自信、自觉,也是道德内化的重要表现。中医药文化所蕴含的对人自身和医者道德的文化属性,可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精神指引和文化滋养。
3.倡导人类发展的和谐共生。中华传统文化讲究人与社会发展的“和合”思想,包括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中华文明中最富生命力的精神内核,与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目标高度契合。《黄帝内经》指出:“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提出中医药的最高发展目标不仅仅是治疗普通民众,更重要的是服务于社会,推动社会的繁荣与发展,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中医药文化中的人与自然之和,讲究“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重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强调人必须与天地自然、四时节气相和;人与自身之和,讲究“阴阳平衡”,注重身心关系,包含形与神、躯体与心灵、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的关系,注重协调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和谐;人与社会之和,讲究贵在尚“和”,贯穿于病理和治疗原则中,不和则病、病则治、治则和、和则寿,注重通过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理解、接受、尊重、感恩,倡导延续文化基因,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冲突、共建和谐社会。中医药文化所倡导的人类发展的和谐共生观念,是将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有机结合的优秀文化,既是预防疾病的手段,也是人类健康的最终目的,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与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要义,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