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中心组发言:调亮生态底色,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强调要深化“1+3”重点功能区建设。我市地处“1+3”重点功能区中永续发展“绿心地带”——江淮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承担着展现全省生态价值、生态优势和生态竞争力的重要使命。我们将深入贯彻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深化践行总书记对我市殷切嘱托,认真落实省委全会部署要求,按照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努力在探索相对欠发达地区高质量跨越发展道路、促进革命老区人民共同富裕、推动绿色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上更好展示“象征意义”,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新实践。
坚持生态优先,打造江苏美丽中轴“绿心”。近年来,我市在我省北部城市群率先创成国家生态市,获批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试点城市、全国绿色交通试点城市、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市,先后创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节水型城市、水生态文明试点市,“河湖长制”成为全国典型,白马湖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我们将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守好一方水土,扮靓青山绿水,建设好江苏美丽中轴“绿心”城市。绘好生态体系“一张图”。围绕“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定位,突出绿、水、文“三脉”联动,湿地、绿地、林地“三地”共建,通过空间织补、功能植入、活力营造,精心绘制大运河百里画廊、环洪泽湖生态经济样板、“一见清心”白马湖等生态画卷,形成“一中轴四画廊十二碧带”的生态格局,构建“四湖拥林田、一山多廊道”的苏北大水乡形态,彰显自然生态、田园风光、宜居城市、特色人文之美,建设有形有韵、内在美与外在美和谐统一、静态美与动态美相互兼容的美丽城市。到“十四五”末,力争创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5%。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严格落实大气污染管控措施,统筹抓好挥发性有机物等重点行业深度治理,以细颗粒物为主攻方向,强化多污染物防治,全面提升清新城市气质,坚决守护好蓝天白云。深入打好碧水攻坚战,加快实施生态碧水三年行动,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进河湖共治、水岸同治,严格落实断面长、河湖长“两长合一”责任制,充分彰显生态水城魅力。深入打好净土持久战,加强土壤和农村环境管控,强化重金属、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治理,健全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联动监管机制,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家园。下好协同治理“一盘棋”。强化区域协同联动,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和依法治理,加快构建生态屏障,整体提高生态系统质量,着力打造独具江淮水韵魅力的现代化生态样板。加快建设淮河、京杭大运河、黄河故道等生态廊道和江淮生态大走廊,大力实施区域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推进区域间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积极推进完善洪泽湖、白马湖等重点跨界湖泊协同治理,在盱眙县与安徽来安县、金湖县与宝应县等毗邻区域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共同应对跨界环境污染问题,共同开展生态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联合监测,强化信息共享、资源调配和应急救援等方面协作。
加快绿色发展,创建生态价值实现示范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探索绿色发展转型之路,做好生态利用文章,丰富生态价值转化渠道和成果,不断提升产业绿色显示度和生态附加值,切实把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聚焦高端化、智能化,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打造智能装备及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纤维新材料、化工新材料、PCB电子元器件、绿色食品、生物技术及新医药等优势产业集群,培育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兴数字产业等先导产业集群,形成更多百亿级“链主”企业,构建具有我市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积极构建“一核一廊三区多点”创新空间,促进产才融合,着力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纺织、化工、建材、机械加工等行业实施老旧更新、绿色转型、产品提档行动,加快清江石化、安道麦安邦等运河沿线企业发展式搬迁,支持企业创建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制造,融入绿色产业链。聚焦高品质、新业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自然生态资源禀赋和深厚文化底蕴,放大西游乐园、华强方特等文旅项目辐射带动作用,开发一批精品生态游线路,培育一批特色乡村旅游点和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打造长三角重要旅游目的地。依托综合交通枢纽集散功能,推进空港产业园、高铁快运基地、港口建设,发展电商物流、智慧物流和多式联运等业态,建设一批高效益数字化物流平台、交易结算中心和电商运营中心。依托“世界美食之都”品牌效应,大力发展美食经济、夜间经济,提升水渡口中央商务区集聚功能,办好“幸福满淮·安心消费”四季购物节,促进商贸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打造长三角北部消费中心。聚焦品牌化、特色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擦亮区域品牌,构建市级“淮味千年”全品类、县区“地名+产品名”单品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体系,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龙虾、大米等地理标志产品知名度、影响力,助推农产品向中高端市场延伸。做优特色产业,重点培育优质稻米、小龙虾、规模畜禽、螃蟹、绿色蔬菜五大特色产业,推动“小特产”升级为“大集群”,打造特色产业全链条、供给优化新样板,加快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挖掘碳汇价值,推进种植业减排固碳、畜牧业减排降碳、渔业减排增汇、农机节能减排,鼓励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坚定不移走好绿色低碳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增创后发优势,加快融入区域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抢抓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机遇,积极对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在现代化建设的新赛道上,奋力攀高比强、跨越赶超,加快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充分发挥空间高效率利用优势。进一步健全市级用地统筹调度机制,推动每个县区园区储备500亩以上集中连片工业用地,加大低效闲置用地处置盘活力度,加快“用地清单制”改革,推行“标准地+双信地+定制地”出让模式,健全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提升土地市场配置效率,为承接优质重大产业项目腾挪出更多空间容量。充分发挥产业高起点布局优势。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期,主导产业培育蕴藏着巨大潜力。在科技研发和技术迭代速度加快的大背景下,我们将立足高起点布局,以新理念、新视野谋划产业发展,科学绘制产业链供应链图谱,坚持“顶天立地”重特大项目和“铺天盖地”专精特新项目并重,力争今年协议引资额超4000亿元。充分发挥要素高质量集聚优势。我市城市配套功能完善,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也是苏北地区“公铁水空”发展最为均衡的枢纽城市。我们将积极顺应构建“双循环”格局、区域资源融合共享和产业链加快重构新趋势,高水平建设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淮昆台资合作产业园等共建园区,放大综保区、自贸区联创区等平台综合效应,努力在更大范围内集聚和配置优质资源要素,主动融入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人才链和资金链,推动经济总量扩张、结构优化、效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