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制造业技能人才培育调研座谈会上的汇报

更新时间:2024-03 来源:网友投稿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政协的指导支持下,市教育局紧扣“产教融合、学城共兴”发展理念,以抢抓部省共建职教创新高地为契机,进一步优配置、强链条、深合作,聚力打造浙东南职教发展新高地,为我市提供优质人力资源和强大技能支撑。

一是优化整合、要素驱动,全面提升发展水平。坚持高标准制定《高质量打造职教发展高地实施方案》,着力统筹资源布局、密切校校合作、壮大队伍力量,不断抬高办学的“硬条件”和“软实力”。

(一)立足全局,打造职教体系。科学规划职业教育资源布局,成功建成一所集全日制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产学研联合体、社会公共实训中心等功能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中心,高效整合实现一体化办学。同时,放眼长远谋划打造职教标志性成果,今年将实质性推进高职院校建设,远期建成后两校遥相呼应、相得益彰,为全域制造业技能人才培育提供“发展摇篮”。

(二)多方协作,嫁接优质资源。紧扣职业教育长学制改革,对内借力本土名校台职院,探索中高职教育一体化一地化机制,实现优质生源就近输送,更加契合市域产业行业人才需要;对外携手嘉兴学校、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省内外综合性大学、高职院校实施贯通培养,强强联合实施战略合作。目前,中高职一体化招生占比达到XX以上,并逐年提升长学制人才培养占中职招生的比例。

---此处隐藏1710字,下载后查看---

(二)立足企业服务技术攻关。职业院校也是重要的创新策源地。我们坚持把职业院校师生创新成果转化纳入企业创新布局体系,组建多个“专业教师引领、企业大师支持、学校学生参与”的技术研发创新团队,针对性开展行业技术研究,帮助改进生产工艺。其间,学校师生先后参与小微企业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和工艺革新等工作XX项,转化成果并申请专利XX项。

(三)立足民生服务社会培训。突出育训结合,充分辐射现有职教资源优势,进一步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与经信、民政、人社等多部门合作梳理各线从业人员成长需求,精细制定专项人才技能素养提升方案,并广泛开展技能培训、考证指导、竞赛考核等活动,不断提升各类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一年来,累计开设电工、铣工、车工等20余个社会培训科目,当年完成培训2万人次。

二、存在问题及下阶段举措

尽管我市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方面均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效。但同时也发现,尽管上级多次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上热下冷”的矛盾局面仍未彻底扭转,家长、学生等社会群体对职业教育的接受度、认同度还比较低;同时随着产业变革的进一步深入,学校个别专业设置未能及时跟上地方产业需求,校企对接不紧密、合作不持续等问题也依然存在;此外,囿于场地资源限制、教学设备落后等原因,中高端培训项目也难以有效开展,直接限制了当前从业就业人员的技能、素养的更高层次提升。

下阶段,我们将始终牢记关于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重要指示,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办学提升,努力让职业教育“香起来”、让技能人才“多起来”,为助力我市民营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一是进一步完善“多元赋能、全面成才”的升学路径。引导广大学生树立“就学与就业并重”的思维观念,注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多元化技能培训,积极挖掘开发学生个体特长、推动个体成长。加快职教单考单招及长学制人才培养相关教学标准等配套建设,助力打破成才“天花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升学机会。二是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坚持把职业教育办在民营企业的心坎上,紧跟行业形势实行专业动态调整。加强引企入校、引校入企力度,鼓励民营企业以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让企业需求及时、有效地转化为学校育人的标准和方案。三是进一步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出彩”的崇教氛围。以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省级试点为契机,大力宣传职教政策、优秀技工和劳动模范,不断加强面向广大群众的体验教育和面向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有效增进全社会对技能人才的价值认同,对职业教育的就学认可,使尊重劳动、崇尚技能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