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字经济赋能引领高质量乡村振兴的调研与思考

更新时间:2024-06 来源:网友投稿

数字经济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为乡村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根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20XX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9.8%。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可以打通乡村要素流通壁垒,还是推动农业强国建设的价值逻辑拓展。从实践看,我国农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渗透率不断提升。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测算,20XX年全国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为22.5%,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化水平为22.1%。农村电商有效助力乡村振兴,20XX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0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增速加快2.4个百分点。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4221亿元,同比增长2.8%。农村电商形成新经验新突破,商务部数据显示,20XX年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网络零售总额达3014.5亿元,同比增长26%,农村电商进一步促进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电商带动区域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从赋能理论来看,数字经济主要通过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和业态。从赋能主体来看,数字经济主要包括数字企业、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三个方面,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从赋能作用来看,数字经济可以对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在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需要将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优化农产品流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空间布局等举措,提升乡村产业数字化水平。

一、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数字技术应用提升乡村产业数字生产力。首先,数字技术应用提升了农业生产力。例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可实现农田监测、设备远程控制和智能化调度,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性;利用无人机和机器人技术进行农田作业,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在黑龙江依安县,无人驾驶收割机、遥感监测无人机等现代化农业装备极大地提升了作业效率。农业数字化系统和装备的相互配合与高效应用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助力依安县实现全县连片有机种植目标的实现。其次,数字技术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种植环节,通过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可以实现对土壤、气候、水源等农业生产要素的实时分析,为农作物种植提供数据支持;在养殖环节,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可以实现对动物生长、疾病防控、饲料营养等方面的精确管理,提高养殖效益。最后,数字技术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全流程监控和管理,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例如,利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技术对农产品的生长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可以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利用数字化设计和虚拟仿真技术,可以优化产品设计和工艺流程,提升产品的功能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可实现对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监管,从而提高农产品品质,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

(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乡村产业数字流通力。首先,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信息传递和共享的速度。数字基础设施是以数据创新为驱动、通信网络为基础、数据算力设施为核心的基础设施体系。通过建立高速宽带网络、物联网覆盖和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实现乡村产业信息的快速传递,打破乡村产业的地域限制,实现数字化流通的无缝连接。通过建立跨区域、跨地域的数字流通平台和供应链系统,可以实现乡村产业的跨地域合作和资源共享。例如,农产品可以通过物流配送网络迅速到达消费者手中,实现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快速对接;同时,乡村产业也可以借助数字流通的力量,吸引更多城市居民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和农产品消费。其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了供应链管理。利用数字基础设施可以实现乡村产业供应链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提升物流配送的效率和准确性,从而优化供应链管理。例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生产、质量检测、存储和运输等环节的全程监控和实时追踪,减少信息延误和产品损失;利用人工智能和优化算法,可以实现路径规划、货物跟踪和仓储管理的智能化优化,提高配送速度和效率。最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通过建设互联网接入网点、电商物流中心和电子支付体系等基础设施,促进农产品线上销售和消费者线上购买。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和数字支付系统,可以实现农产品全国范围销售和精准营销,拓宽乡村产业的市场空间和渠道。

(三)数字生产要素融合改善乡村产业数字分配力。首先,数字生产要素融合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数字经济时代,与劳动力、资本、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不同,数据、知识、技术等数字生产要素逐渐成为企业和组织的主要生产要素,并通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进行深度整合和融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例如,在能源领域,利用智能电网、能源监测和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能源的精确测量和控制,优化能源的供需匹配和分配。在农村产业中,通过数字化农业系统,可以实现土地、水源、劳动力和资金等资源的精细分配和协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其次,数字生产要素融合减少了信息不对称。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的连接,乡村产业与其他地区的企业和市场实现了互联互通。例如,利用农业物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实现农产品生产、流通和销售的全链条信息化,促进农村产业与城市市场之间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数字生产要素融合可以提高乡村产业市场的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例如,在农产品交易中,通过建设数字化农业信息平台,农民可以及时获取市场行情、农业政策和技术指导等信息,有助于农产品生产、销售和价格决策;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与供应商、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最后,数字生产要素融合有助于发挥数字分配力的普惠效应。通过数字化的分配机制,可以消除中间环节的信息噪音,提高资源和价值的合理配置效率,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四)数字金融等数字服务加速形成乡村产业数字消费力。首先,数字金融可以为乡村产业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和风险管理工具。数字金融包括移动支付、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等服务,可以帮助乡村产业实现资金的快速周转和风险的有效控制,有效地解决小微企业、个体农户、家庭农场等农村产业主体“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难题。例如,蚂蚁集团联合政府、金融机构、村淘等,建立了包括信贷、保险、支付在内的数字化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无抵押、免担保的数字贷款。其次,数字服务扩大了乡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除数字金融服务外,其他数字服务也在乡村地区得到推广,如智能物流配送、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这些数字服务的推广使得乡村居民可以享受到城市居民同样的便利和服务。通过智能物流配送,乡村消费者可以方便地获得日常生活用品和农产品;通过在线教育和远程医疗,乡村居民可以接触到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数字服务覆盖范围的扩大,扩大了乡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最后,数字金融和数字服务的加速推广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渠道。数字化金融和服务模式可以降低创业成本和经营风险,鼓励更多人投身于乡村产业的创新创业。数字金融以及其他数字服务的推广,不仅促进了乡村产业从传统农业向多元化、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还推动了农村地区数字消费力的形成。数字经济时代的数字金融和其他数字服务能够为乡村产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此处隐藏5546字,下载后查看---

(三)乡村产业发展缺少建设数字经济的复合型人才。数字经济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备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创新思维、商业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养。目前,我国数字技术、信息素养与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无法有效支撑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影响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能。乡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特别是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训方面存在欠缺。此外,相对于城市而言,乡村地区往往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创新机制不健全和合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吸引优秀的复合型人才留在乡村发展反哺乡村的机会相对较少,这导致乡村地区缺乏建设数字经济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四)乡村产业发展缺乏打造数字经济的思维模式。数字经济的发展强调数据驱动、技术创新、网络连接和价值共创,其发展模式注重整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然而,乡村地区的企业和农民缺乏以数字经济为导向的思维模式,无法适应时代的变革和转型升级的需求。数字经济思维模式的缺乏,使得乡村产业难以抓住市场机遇,进行产业链升级和创新转型。同时,乡村地区缺乏与城市企业和高校等进行深入合作、共享资源的机制,阻碍了数字经济思维模式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推广和应用。

四、思考与建议

(一)夯实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提升乡村产业的创新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首先,要加强乡村产业数字资源利用。在乡村地区建设农业大数据中心,收集、存储和处理农业相关数据、信息和知识资源,为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决策支持和服务。其次,要完善乡村地区宽带网络、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支撑和服务平台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产业提供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连接和信息交换渠道。再次,政府应加强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在充分考虑乡村地区的实际情况下,确保其与乡村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最后,制定和推进农业数据标准,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通过建设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促进不同农业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流,提高数据的价值和利用效率。(二)建设数字经济要素市场。首先,实现乡村产业要素数字化。将乡村产业发展所需的要素,如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本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应用数字技术进行管理和优化,实现乡村产业要素数字化。例如,通过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可以实时监测土地利用情况,支持农业生产和规划决策;通过建立人才信息平台,可以更好地匹配人才资源和乡村产业需求。其次,建设共享开放的数字经济要素市场。打造一个能够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机制,这包括建立数字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支持体系、构建数字经济产业链和价值链、加大数字经济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以及提供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等。通过这些举措,可以吸引更多的数字经济企业和创新资源进入乡村地区,促进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最后,政府、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各方主体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乡村产业要素数字化形成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乡村产业要素的数字化转型和发展数字经济,包括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措施,以激励和促进乡村产业要素数字化的推进,促进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三)改善乡村数字人才供给现状。首先,加强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乡村产业发展新型人才的教育培训机制。这包括加大职业教育的力度,开设与乡村产业发展相关的专业课程;建立实习基地和实践平台,提供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的机会;推广技能培训项目,培养具备数字化农业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吸引高端人才和专家参与数字化农业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提升乡村产业参与者的专业水平和数字化素养。其次,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强乡村产业发展新型人才的产学研合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政府可以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农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研发,解决乡村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提供实用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最后,为返乡人才提供创业支持。为乡村产业发展新型人才提供创业支持,包括创业资金、创业指导和创业平台等。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有潜力的乡村产业人才创办企业,同时提供创业培训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创业过程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