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4-06 来源:网友投稿

一、半坡村茶叶发展的现状

半坡村8个村民小组均种植茶叶,现有茶园面积1500亩,半坡村80%茶叶种植地块均在海拔1600米以上地区,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夏季云雾缭绕,俗语说云雾山中出好茶,半坡就有好地好空气和好茶。目前,半坡村有茶叶加工厂一个,可加工红茶、绿茶、磨锅茶等不同类别的低、中、高端茶叶。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带动茶叶产业发展。随着近两年来茶农对茶园管理的进一步提升,以绿盈茶叶合作社为龙头企业的半坡茶叶加工厂,带动全村农户茶叶生产加工,并带动了以家庭式茶叶加工的作坊4个,以麻家寨傈僳族为代表的“麻寨古树茶”商标已具有一定的品牌效益,销量可观、反应甚好。目前茶叶已成为半坡村经济作物中继核桃、两烟、畜牧业之后的第四大产业,涉及从业人口占全村人口的1/4.2022年,半坡茶厂出租给农户重点加工本村茶叶,一季春茶产量约17吨,收购新茶80余吨,均价在2元/公斤—5元/公斤不等。但因茶厂年久失修,于1986年开始成立,至今40多年,加之设备老化,导致茶叶品质跟产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半坡茶叶产业发展的问题和短板

半坡茶叶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群众增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产业转型升级仍任重道远。主要问题短板表现在:一是农药化肥残留超标。部分茶农大量使用草甘膦等农药,导致土壤变质,出产的茶叶农药化肥残留物超标,在打造生态茶叶特色茶叶方面形成掣肘。二是缺乏龙头企业。茶叶加工企业多处于“家庭”式、“作坊”式状况,加工设备陈旧,加工技术落后,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基本处于卖原料的粗放生产经营状态。三是缺乏知名品牌。品牌意识不够、品牌定位不明确、消费群体不精准、地域特色不鲜明、营销手段滞后、市场竞争力脆弱,“散、乱、低”问题突出。四是管理不规范。茶叶产业仍处于粗放式管理阶段,缺乏统一标准的现代管理模式,采摘工艺和标准不统一,茶农采叶图重量轻质量、重采摘轻抚管、重眼前轻长远,茶叶原材料质量不高。

三、半坡茶叶产业发展的潜力和机遇

---此处隐藏1312字,下载后查看---

今后一段时期,半坡茶叶产业转型升级要按照十九大提出的高质量发展、生态发展要求,紧抓中央农业农村发展优惠政策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焦生态重点、突破分散难点,在做强茶产业、做优茶品牌,提高茶叶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上下功夫,推动茶叶转型升级。

(一)提升品质,走规范化之路。一是坚守绿色生态理念。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积极向外学习,积极探索,比如探索推广应用茶-沼-畜模式及配方施肥、高效新型肥料、肥水一体化等关键技术,建设一批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茶园,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加强茶园土壤治理,最大限度减少化肥农药污染等。二是严格监督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规范农药销售市场,加大茶叶产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力度,强化对生产和销售的茶叶农药残留监督抽查和监测力度,引导生产者科学用药。

(二)培育龙头,走产业化之路。一是扶龙头。建议按照“谁带动能力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政府就扶持谁”的原则,重点扶持龙头企业。二是扩基地。坚持“集中连片、规模经营、重点布局、协调发展”的思路,将标准化茶园建设与生态理念结合起来,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原料供应机制,推广标准化技术、推行绿色防控。

(三)创响品牌,走特色化之路。一是品牌定位。半坡茶叶有着天然优势,依托70余亩生态茶园提质改造,要将绿色品牌建起来打出去。二是品牌管理。现在半坡已有一部分茶叶钻研爱好者加入全县茶叶协会,通过他们将半坡茶叶带入茶叶协会,通过统一管理品牌,统一制定品牌标准和品牌管理制度,制定地理标志产品生产的地理位置、产地环境、生产规程及加工工艺流程等标准,注重塑造品牌形象,严格规范,保证质量,推进信息共享、标准统一、策略同向和行业自律。三是品牌营销。推广“茶业+互联网“模式,结合“互联网+”现代农业,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茶叶电子商务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创新流通新业态,满足不同群体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进而塑造名牌形象,叫响“半坡生态茶叶”品牌,使半坡特色茶业品牌走出深闺,比如:工行龙陵支行正在普及推广的一款“兴农通”APP就是一款很好的示范。四是品牌文化。以打造D建示范点为契机,对麻家寨少数民族特色村的茶园进行添彩加衣,所有连片的茶园种植桃树、李树、酸木瓜等果树,着力打造旅游观光、茶叶采摘加工体验为一体的少数民族特色村,达到“漫烂青茶山,茶香花也靓”的目标。

(四)强化保障,走多元化之路。一是思想认识再统一。把茶业振兴列入乡D委、政府“一把手”工程,强化XX乡茶叶产业领导小组机构,制定措施,把茶业各项工作细化到人,实行问责、问效,确保茶业工作高位推动,强势推进。二是领导力量再加强。统筹各方资源,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多方配合的协同推进机制。建立目标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扎实推进茶业转型升级。三是投入机制再优化。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通过补贴、贴息等方式,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入茶产业,形成多方投入的良性机制。

《关于茶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
   推荐度:
最新推荐
一键复制下载本篇下载全站
 登录  注册 

5年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199元/无限下载
1年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89元/无限下载
终身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279元/无限下载
单篇下载
单次下载
8.9元/次
微信支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限网站充值用户

点卡激活的用户,点击这里联系客服找回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